夏季热性猪病的特点、诱因与防治体会.pdfVIP

夏季热性猪病的特点、诱因与防治体会.pdf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华东区第十七次中兽医科研协作与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 夏季热性猪病的特点、诱因与防治体会 丁耀忠1用建栋2 a、江苏省常州市走进区南夏墅镇畜牧善甚站2、扛苏省常州市走避区靖并镇盲聿t善区站) 近年来,受高温多湿天气(主要是7、8月份)的影响,生猪热性疾病常呈地方性流行发生,给 生猪生产及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带来了严重危害,给农民增收带来了极大冲击,如今年四』|l资阳等地 发生的人感染猪链球菌致人死亡事件、部分地区发生猪热性疾病久治不愈等都说明了夏季热性猪病 的高度复杂性与重大危害性。 夏季热性猪病主要有:猪流感,猪附红细胞体病、猪弓形虫病、猪链球菌病、温和型猪瘟、蓝 耳病、猪副伤寒、猪肺疫、中暑等。 一、夏季热性猪病的特点 1.发病先从几头开始逐渐(3天左右)蔓延至整圈(舍); 2.一些病猪初次治疗效果较好,第二天能恢复吃食,待到第三天又都出现反复(呈间歇性); 3.病程长,即使及时用药,持续时间(根据病情)多在7—20天不等,多趴不愿走动,采食饮水均 较少; 4.多星混合感染,单一病种发病的较易控制,混合感染后病症复杂,用药难度大; 5.除感染败血型疾病外,其他病种只要诊断正确、积极治疗、加强饲管,病程虽长,死亡较少。 =、诱发夏季热性猪病的主要因素 1.气候持续高温多湿,蚊蝇昆虫繁殖迅速,活动频繁,病原体易于生长繁衍,传染性强、机会多; 2.多数养猪户的圈(舍)低矮、简陋,通风、降温条件差,环境卫生差,消毒制度不健全; 3.防疫措施不到位,特别是野兽医不断干扰防疫活动,使用疫苗不规范,或养殖户补栏后没有及 时申报防疫,或产生免疫抑制现象等都导致猪瘟防疫的失败,增加了夏季热性猪病发生后的死亡率; 4.饲养水平低,不重视青绿多汁饲料等维生素类物质的添喂,猪体抗病能力弱; 5.对病死畜禽的随意处置,乱丢乱抛,甚至非法出售。夹杂进入食品流通,造成病原扩散、恣意 蔓延; 6.随着生猪流通范围的不断扩大,一些外源性地方疾病开始移入。 三、防治夏季热性猪病的一些体会 夏季热性猪病是一个复杂的临床概念,要做到彻底防控困难较大,可以说它是一个“系统工程”。 要从加强苗猪体质选择、改善饲养管理条件、及时采取预防措施、进行正确诊疗等方面加强重视, 力求达到有效防制的目的。 我们结合近年的工作实践,认为在防治夏季热性猪病上应采取综合措施: l提高饲养水平。做好通风降温。夏季热性猪病是一类由环境因素造成的内源性疾病。由于生存环 境不良,导致猪体的抵抗力不同程度地降低,容易被病原微生物侵害发病。因此,针对夏季高温多 283 华东区第十七次中兽医科研协作与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 湿的特点。宜多喂一些青绿多汁等富含维生素类的饲料,降低饲养密度,加强通风降温工作,尤其 是圈舍低矮、石棉瓦屋面的更应采取多种降温防暑措施,切实改善生猪的饲养环境和科学合理的饲 料搭配,以增强其抗病能力。 2f规范预防免疫,坚持圈舍消毒。及时搞好程序化免疫工作,适当增加猪瘟疫苗剂量(建议初次2头 份、二次3头份),以提高猪瘟的实际抗体滴度,可以大大减少夏季热性猪病的死亡率。要高度重视 开展夏季大消毒工作,消毒方法要科学,坚持先清扫后消毒,圈舍起码每两天消毒一次;养殖户之 间尽量不串场;认真搞好灭蝇除蚊工作,因为蚊蝇是多种疾病的传播者。 3.适时药物预防,增强机体抗力。在猪群中个别出现热性疾病时,全群饲料中可立即添喂磺胺类或 四环素类药物进行预防,坚持1周时间,对防止大群全部发病是有帮助的。 4.开展积极诊疗,科学合理用药。夏季热性猪病多数有混合感染,给诊断、治疗带来较大困难,容 易误诊。我们总结的诊治原则是:“抓住主因,标本兼治.抗菌抗毒(虫)并举。”治疗过程中要及 时分析诊治效果,如果误诊或有新的并发症应及时施治,青链霉素不可以大剂量连续使用,以免影 响使用其他抗生素时的效果。对附红细胞体病与弓形体病使用复方间甲氧磺胺嘧啶钠时静注效果比 肌注好;治疗不明原因引起的猪高烧高热,或持续低烧,卧地不起,食欲下降甚至废绝,机体虚弱, 结膜潮红等症时用抗病毒1号(复方黄芪多糖)与头孢雷定效果较好。在治疗无名高热时,结合中药 公斤猪10头份为一帖,每次加6斤水煎汁灌服,每帖煎2次,药渣可混在饲料中给服,连服2—3帖。 用药时要注意一定疗程,一般,_-4天为宜,不宜每天频繁换药,也不宜一两种药坚持长用,注 射时尽可能一畜一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anglaif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张来法,1962年生人,山东农业大学农业教育本科学历,嘉祥县农业局农业经济发展中心高级农艺师。济宁市十大科技精英、市百名优秀科技特派员、县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县招商引资先进个人称号。共获市级以上农业科技成果15项,核心期刊发表科技论文46篇。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