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代动物营养科学百年回顾与历史任务——祝四川农业大学动物营养研究所成立20周年.pdfVIP

我国现代动物营养科学百年回顾与历史任务——祝四川农业大学动物营养研究所成立20周年.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国现代动物营养科学百年回顾与历史任务 一祝四川农业大学动物营养研究所成立20周年 张子仪 (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北京100094) 先天不足、后天失调 现代动物营养学传入我国,可溯及上个世纪初。其中以刘运筹、崔廷质译0.kellner of A 著《TheScientific Artimals)》及陈宰均1等译wHenry(1898)原著F.B. Feeding Mordson(1915.1923)10多次重著再版的CFe地d,andFeeding)的影响最大。用今日之 标准评价先驱们的科研、教学活动应该是杰出的、艰辛的。宰均先生英年早逝,是一 大憾事。当时军阀混战、社会动荡,相继日寇人侵。先生遗稿几经周折,险遭毁于涂 炭。幸得“陈氏遗著整理委员会”的抢救,始得上梓,惜前后竟耗时20多年。建国 以后王栋先生(1959)著《动物营养学》的问世是又—个重要标志,但从脱稿到上梓 前后也用了10多年。若从民国初期到解放的近半个世纪中间的我国现代动物营养科 学的进展水平与国际同比,基本上是属于引进、跟踪的启蒙阶段,在生产上收效甚微。 前者是从民国初期到抗战胜利,而后者则是从抗战到解放。 建国初期,百废待兴,首要问题是康复战争创伤,对内解决温饱,对外防范外侮。 当时畜牧业工作重点是控制疫病,畜为耕用、猪为肥用、耕牛禁宰等。从当时一系列 政策回顾,都体现出是以解决国民经济的急需为主攻方向。在此期间,对农业科学研 究工作的指导方针主要是号召科学研究要密切结合生产实际,选题要从群众中来,成 果要面向群众。当时农业科技工作者主要工作方式是深入农村,蹲点跑面,与群众“四 同■搞“样板田”。绝大多数农业科学研究工作者在改造世界观的同时,走出象牙塔, 与群众相结合,在为人民服务,为解决生产实际中的当务之急方面做出重要贡献。抚 今思昔,在当时的国民经济条件下,许多方针政策及技术路线是正确的,应该是肯定 的、正面的。总的回顾,应该承认斯界先驱们大多数是自觉地在党的领导下,披荆斩 棘、在一片空白中摸索前进的。 惜正当年青的动物营养科学尚处于咿呀学语阶段,全国上下便被接二连三的政治 1陈宰均(字孺乎1887~1934)浙扛杭州人,享年38岁.曾就学美国伊利诺、康乃尔等大学及德国柏林大学,攻 读动物营养及生物化学。1926年任浙扛大学农学院教授,后转入北平大学任教授,是我国动物营养学界的先躯之 一。译著《饲料与饲养》由原北平大学农学院“陈氏遗著整理委员会”及陈先生夫人陈庆绵先生参与整理,经数 载后,庆绵先生因积劳成疾亦英年早逝.遗稿由张仲葛先生参加的“遗委会”继续整理、校对,补充后于1935年 定稿,1939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1951年再版,前后历时15~30年。 1 运动所干扰。先是“向苏联一边倒”,引进“燕麦饲料单位”、“牛冠猪戴”。继而进入 “大跃进”、“拔白旗”、“四清”、“文革”。在以“怀疑一切”、“打倒一切”的“不破 不立”为指导思想的狂热年代中,“放卫星猪”、“窝产仔猪56”、“三割催肥日增4斤2’’、 “糖化饲料3’’等伪科学此起彼伏,旷日持久达20年之久。历史的回顾,此时西方经 济发达国家正置集动物营养学、饲料科学的科技储备为一体,综合应用于现代化养殖 业的启动阶段:而我国在这一大好历史机遇期左倾盲动,空喊赶超,坐失良机,使我 国养殖业科技水平本来就落后于先进国家的距离又进一步拉大。 来之不易、任重道远 “大跃进”、“文革”历史的教训使人们逐渐聪明起来。拨乱反正后痛定思痛,“六 五”~“七五”标志着是我国现代动物营养科学春天的到来。从“早春二月4”的“万 寿路会议如’到迈向团结胜利的“武汉会议”’,是翻身会,也是“誓师会”。 1978年全国科技大会召开,嗣后全国通过“实事求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 标准”等一系列大辩论,我国动物营养科学才真正摘掉资产阶级科学的帽子。10年后 我国《动物营养学报》问世。我国动物营养学奠基人许振英教授7对当时科技队伍学术 思想的基本估计8是“希望与艰难并存,志踌蹉而势摇曳,路崎岖而步蹒跚……。”作 者认为这是符合当时客观实际的,也是对我国动物营养

文档评论(0)

zhanglaif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张来法,1962年生人,山东农业大学农业教育本科学历,嘉祥县农业局农业经济发展中心高级农艺师。济宁市十大科技精英、市百名优秀科技特派员、县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县招商引资先进个人称号。共获市级以上农业科技成果15项,核心期刊发表科技论文46篇。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