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头沟煤矿废弃地生态环境调查与评价及修复规划研究.pdfVIP

门头沟煤矿废弃地生态环境调查与评价及修复规划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7北京门头沟生态修复论文集 门头沟煤矿废弃地生态环境调查与评价 及修复规划研究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研究所胡振琪 课题组成员:胡振琪王霖琳贺奋琴卢 霞 张禾裕李晓静 肖 武 1、引言 门头沟区煤炭开采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辽代。全区煤炭储藏面积近700km2,占全区总面积 的一半,是我国五大无烟煤产地之一,一度是首都的能源基地。长期的矿业开采使部分地质结构 发生巨大变化,生态环境破坏严重。随着煤炭资源的逐步枯竭和目前北京市城市规划对该区功能 定位由“京西矿区”向“生态涵养发展区”的转变,煤矿区生态修复就成为门头沟区生态环境治理的 重点与难点。由于该矿区地处山区,开采方式多样且分布广,许多矿山关闭导致开采资料缺失,生 态修复难度大,为了修复因煤炭开采破坏的生态环境.首先就必须摸清生态环境损害的家底,对生 态损害的程度和环境风险进行分析,然后编制一个科学合理的煤矿区生态修复规划,指导生态修 复工作的开展,因此,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2、试验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北京市门头沟区地处长安街延长线的西部端点上,是首都的上风上水地区,全区面积 厚的生态条件,对于北京城起着极其重要的生态屏障作用。 煤田位于京西煤田北部,门头沟区的南半部,范围东起区界香峪大梁,西至区界百花山,东西 结果以及煤矿分布区域的并集作为研究范围,总面积为605.7km2,主要涉及到军庄、龙泉、永定、王 平、潭柘寺、斋堂、清水七个乡镇的137个村以及大台办事处。 本文对门头沟区煤矿废弃地生态环境现状调查采用多时相、多分辨率、多源遥感技术,并辅以 ·38· 2007北京门头沟生态修复论文集 实际调查的方法进行研究。生态环境评价主要基于GIS技术与综合评价模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基于生态环境规划和土地复垦规划的原理与方法,通过对研究区的功能区划和适宜性评价并结合 各区域生态环境破坏的特点及社会需求,编制生态环境修复的总体规划。 3~结果与讨论 3.1生态环境破坏现状 通过对门头沟区煤矿生态环境现状的分析,我们将该区的生态环境破坏分为四类:矿区景观 破坏、煤矿区植被损害、煤矿开采诱发的环境地质灾害及矿区土壤污染。 (1)矿区景观破坏 利用高空间分辨率航片,通过目视解译与野外验证相结合的方法调查得知全区煤矸石压占 257处,占地183.5hm2;利用多时相的TM遥感数据,采用监督分类的方法分析矿区土地利用动态 变化,发现矿区土地利用变化为林地、耕地面积大量减少,相应的建筑用地、裸岩石砾地和荒草地 明显增多。主要是矿区开采导致大面积的塌陷与矸石压占以及耕地的破坏,使得矿区土地利用发 生巨大变化。 根据废弃房屋在影像E杂乱、斑块状特征,在25米航片上进行解译所得由于煤矿开采导致的废弃 房屋面积43.3h岔,主要集中在北岭办事处、王平镇的吕家坡村、潭柘寺镇的赵家台村和阳坡园村。 (2)煤矿区植被损害 矿区开采过程中,修建简易公路、砍伐树木、搭建工棚、堆放废石弃渣等,对地表植被破坏较 大。本研究通过植被覆盖度因子对矿区植被损害情况进行了分析,利用1988年、1996年和2004 年的SPOT卫星遥感影像,应用像元二分模型提取了矿区植被覆盖度,并分析了植被覆盖度的动态 演变规律。结果表明,在1988年到1996年期间煤矿开采造成了植被覆盖度的明显下降,植被覆盖 关闭,使得植被覆盖度呈上升趋势。而且在煤矿开采范围内,植被覆盖度要明显低于没有受到煤 矿开采影响的地区。 (3)环境地质灾害 煤矿开采诱发的环境地质灾害主要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和不均匀沉降、裂缝和山体下 沉,大部分集中在王平镇。通过航片解译和实地调查结果,全区共有塌陷坑425个,地裂缝774条,另 有地面不均匀沉降有36处,另外还存在多处山体整体下沉以及相应造成的山体裂缝现象。 (4)废弃地土壤重金属污染 本研究在斋堂、清水、永定、王平镇的十处煤矿采集了煤矸石及附近土壤样品用于测定土壤重 金属污染情况。采用地积累指数法分析了土壤中各重金属的富集情况,并采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 法对土壤中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进行评价。从评价结果看,门头沟煤矿废弃地土壤重金属主要 为轻度污染,潜在生态风险也属

文档评论(0)

zhanglaif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张来法,1962年生人,山东农业大学农业教育本科学历,嘉祥县农业局农业经济发展中心高级农艺师。济宁市十大科技精英、市百名优秀科技特派员、县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县招商引资先进个人称号。共获市级以上农业科技成果15项,核心期刊发表科技论文46篇。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