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64 中国棉花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
辽宁棉花种质资源及利用情况简介
吴琼。孙长君
(辽宁省经济作物研究所,辽宁辽阳111000)
摘要:本文就辽宁省特早熟棉花种质资源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当前育种和生产需要,提出了辽
宁省棉花种质资源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种质资源;特早熟;棒花
棉花种质资源是一项基础性研究工作,它的最终目的是为育种提供丰富的基础材料。辽宁作为
北方特早熟棉区,在早熟种质资源收集、鉴定工作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历来年本省一直重视棉花
种质资源的研究工作,拥有丰富的特早熟棉花种质资源,为本省及其他院所棉花育种提供了丰富的试
材基础,为我国的棉花生产做出了重要贡献。
l 辽宁省棉花种质资源现状
“六五”以来,本省一直负责收集、保存有关辽宁、甘肃、晋中北和国外等特早熟种质资源。仅
份,中棉53份,海岛棉】6份,草梅及野生棉个1份。经过整理、鉴定、核查,共保存棉花鼓质资源Z74
份,有早熟矮秆、多茸毛抗蚜、抗棉铃虫、抗黄萎、彩色棕色、绿色)、鸡脚叶、高油分、耐旱类、耐盐类,
耐寒类等‘¨。
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共鉴定筛选出抗枯、黄萎病种质300余份(病指在20以下),低酚棉种质69
份,抗虫材料215份,彩色材料30份。向国内28个省市提供各种类型特早熟种质资源5476份(次),
向苏联等8个国家提供资源31份。据不完全统计,国内以本省收集、创造的特早熟棉花种质资源为
号等,为棉花育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2J。
育成的关农1号。它是我国第一个自育的陆地棉早熟品种,它不仅在辽宁省推广20余年,而且成为
我国选育早熟品种最早的基础种质,它与隆字棉杂交育成的锦育3号和与斯字棉杂交育成的锦育9
号,一起成为我回国内3个早期基础种质,分别衍生出166、25、108个品种∞J。
黑山棉1号:锦棉1号是由锦育9号、锦育3号杂交后育成,从锦棉l号中系统选育的优良品系
68—3,后定名黑山棉1号,获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奖,它克服了棉花品种长期存在的大铃与早熟之间的
负相关,6.5g的铃重当时在全国陆地棉品种中尚属少见,平均单产达到61.9kg,1974年定名推广
后,仅3年就普及全省,同时被全国特早熟棉区和黄河流域夏播棉区大面积引种,并与辽棉5号一起
在辽宁省棉区实现了第4次换种,全国种植黑山棉1号达11.33万公顷(170万亩),获国家重大科
技成果奖。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自1975年起从黑山棉】号中选出23号长绒变异株后,又从
中选出变异株509,1980年定名为中棉所10号川。以中棉所10号作亲本杂交育成的短季稿品种有中
棉所14号、中棉所16号、豫棉5号、鄂棉13号(鄂545)、鲁棉10号等,都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试种,改名为朝阳1号大面积推广,因双亲遗传基础复杂,衍生出品种52个。
辽棉1、2号:本所用关农1号和锦育系统作为早熟源育成了一大批早熟材料。如:关农4978、关
号和辽棉2号,这两个品种对当时病区棉花生产以及后来我国抗黄萎病育种发展产生了不可低估的
作用,成为我国棉花抗黄萎病育种的重要抗源,实现了本省第三次品种更换。以辽棉1号为基础种质
育成苏棉5号,1993年种植面积10,5万hm2。
辽棉3号:斯字棉4B与亚洲棉、德字棉531杂交选育成昀长绒Z号,再与关农I号等杂交育成的
65
中国棉花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
辽棉3号,虽然在生产上种植面积不大,但作为基础种质培育出26个品种。本所以其为基础种质育
成辽棉6、9、11、13、16号及早熟大铃不早衰耐旱耐黄萎病种质661。
辽棉4号:辽棉4号是辽阳短节与斯字棉4B杂交,然后再于关农1号×斯字棉4B进行双杂交于
1964年育成。
萎病菌生理型研究的重要鉴别寄主,填补了我国抗黄萎病育种的空白。有关育种单位以632系统为
亲本材料育成陕2784等十几个品种及品系,为我国抗黄萎病育种和抗源创建做出了重要贡献。
成了极早熟抗寒品种辽棉6号。
引入的耐黄、枯萎病和纤维品质较好的品种,64—15是海岛棉高抗黄萎但感枯萎品系),配置组合选育
成高抗枯萎兼抗黄萎病品种辽棉7号。辽棉7号的各项经济性状和抗病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使辽宁
省棉花产量由750kg·hm2提高到1125kg·hm-2,增产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