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閒靈性功能及幸福感之線性結構關係模式建構與驗證-建國科技大學.docVIP

休閒靈性功能及幸福感之線性結構關係模式建構與驗證-建國科技大學.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休閒靈性功能及幸福感之線性結構關係模式建構與驗證-建國科技大學

休閒參與、休閒靈性功能及幸福感之線性結構關係模式建構與驗證 Construction and Examination of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of Leisure Participation, Spiritual Functions of Leisure and Well-Being 張清源 (Ching-Yuan Chang):建國科技大學運動健康與休閒系助理教授(Chienkuo Technology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Kinesiology Health Leisure Studies assistant professor) 通訊地址:500彰化市介壽北路一號(運休系)。 連絡電話號碼:(04)711-1111#2051 (0939-117728) 電子郵件:fresh3.chang@msa.hinet.net 通訊作者:張清源 休閒參與、休閒靈性功能及幸福感之線性結構關係模式建構與驗證 摘要 本研究旨在建構及驗證休閒參與、休閒靈性功能及幸福感三者的線性結構關係模式,以中部地區391名大學生為研究對象,並以線性結構關係模式(LISREL)之統計分析進行模式驗證。根據研究結果,模式的適配度指標,χ2/df=2.77、RMSEA=0.067、GFI=0.94、CFI=0.90、IFI=0.90、NNFI=0.87、PNFI=0.67、PGFI=0.62,顯示本模式具有良好的適配度。其次,根據模式,休閒參與可以顯著地預測休閒靈性功能、休閒靈性功能可以顯著地預測幸福感、休閒參與可以顯著地預測幸福感。並且,休閒參與可以透過休閒靈性功能間接影響幸福感。最後根據本研究的發現進行討論,並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 休閒參與、休閒靈性功能、幸福感 壹、緒論 一、研究背景與動機 近年來在經濟快速成長、資訊高度進化、社會結構改變等等外在因素下,國內學子的心理與生理產生急遽的變化,這一代的「新新人類」成長問題愈來愈具震撼力,衍生諸多失衡的現象,大專學子常因情緒與行為失控,導致社會問題的層出不窮(黃韞臻、林淑惠,2012)對於大學生而言,逐漸增加的壓力會導致心理上的困擾(Wood, Maltby, Gillert, Linley Joseph, 2008)。如何增進大專生的全人健康,並營造一個健康的大學校園,實有其必要 (黃韞臻、林淑惠,2012)。大學生主要是採用休閒參與的方式來調適壓力(王美華,2006;吳慶烜,2006)。Biddle and Mutrie (2001)整合出過去研究關於休閒活動與幸福感的相關議題,發現休閒活動對於幸福感的指標都具有正面的影響。Iwasaki (2001)指出,休閒的靈性功能與休閒的壓力因應策略之間具有部分的相似性,均有助於人們因應壓力會影響個人的心理福祉(Heintzman, 2009)。Heintzman (2008)和Iwasaki, MacKay, Mactavish, Ristock, and Bartlett (2006)均指出:採用主動參與休閒的方式來因應壓力,亦具有靈性的意義。會影響個人的心理福祉蕭雅竹、黃松元(2005)指出:靈性健康者擁有較佳的心理健康、比較可以有效的處理壓力、以及擁有較佳的生活品質,並且這樣的研究結果,不論研究對象是一般人、大學生、罹病者、末期病患都是一致的。如何增進大生全人健康Diener, Suh, Lucas and Smith(1999)指出,幸福感係個人對於生活品質的整體評估,涵蓋了情緒反應、對生活的滿意程度及對個人處境狀態的評估Shek (1997)指出,年輕學子的幸福感愈高,則心理健康狀況較佳,同時具有較好的學校適應、較少的行為問題。從事休閒有助於提升個人生活幸福感受,動態活動並與高度健康的生活品質有正向相關Haines, Robison, Wagner, 2007)。休閒活動與幸福感(Yang, Chen, Hsueh, Tan, 2012)。謝佩如2005)探討已婚職業婦女的生活壓力、休閒因應與健康之研究發現,把休閒靈性功能納入休閒因應策略之中時,整體模式將有較佳的適合度,並進一步指出休閒靈性功能應歸為休閒因應策略之中(Yang, Chen, Hsueh, Tan, 2012)。’s α值為0.638,符合Nunnally and Bernstein (1994)的建議,各構面之α 係數需達.600,方有可接受之信度水準。 表1 休閒參與量表各構面描述統計、項目分析與探索性因素分析摘要表 測量題項與構面 平均數 標準差 item- total 決斷值 因素 負荷量 特徵值 解釋 變異量 休閒參與 2.179 36.32% 1.戶外活動 3.68 0.95

文档评论(0)

busuanz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