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制史》第二章.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章 夏商法制与天法、神判、天罚 第一节 夏商政治体制与司法 第二节 关于夏商法制的历史记述 第三节 天法与神判、天罚 第一节 夏商政治体制与司法 关于夏商时代的政治和法制,由于时代久远,现今留下的信息非常少。我们现在大致只能根据《尚书》中的部分记载,其他先秦古籍记载的一些传说,以及上世纪初出土的殷墟甲骨文字,略加整理阐述。 夏商时代,中央的最高统治机构为王或天子,地方的统治机构为诸侯或方伯。当时的华夏地域,在诸侯国之上,还划分了九州。 《尚书·禹贡》说当时中国分为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豫州等九州。 夏商时代中央(王)与地方(诸侯)的关系,主要是会盟朝贡关系。会盟就是中央召集诸侯会议,检验诸侯是否顺从。 夏商时代中央机构,史无完整记载。 夏朝的中央机构,在王或天子之下,有“三正”、“四辅臣”、“四岳”、“三老五更”,是为中央辅政机构。 夏朝的中央政务机构有“六卿”或“六事之人”,有人认为此六卿即司空、司徒、士正、虞、秩宗、纳言等。 商朝的中央辅政机构,有尹、相、保、傅、师、奭、臣、巫等,据说“相”职还有左右相之分。 商代还有三公之职,三公可能就是指“父师”、“少师”之类职务。 商朝的中央政务机构有宰、卿事、多尹、御事、事等。 夏商的政治体制,还有内服、外服之分。 内服即中央和王畿机构体系,含前述辅佐机构和政务机构。 外服即地方(诸侯)机构体系。外服体制,据说自尧帝开始即有“五服制度”,夏商时代仍旧如此。 夏商时代比较专门司掌刑事执法的国家政务机构(所谓司法机构),史书没有正式记载。 关于作为司法设施的监狱,史有传说。传说上古有“画地为牢、刻木为吏”之事,即在地上画圈以为牢狱,“囚禁”犯人;刻木头以为狱吏看守之。 返回 第二节 关于夏商法制的历史记述 关于夏商时代的具体法制,历史留下的正式记载几乎没有。我们只能通过一些传说或间接记述来蠡测那时法制的一些内容。 一、关于法律原则或刑事政策 夏商时代即开始形成了一些刑法原则或刑事政策。 《尚书·皋陶谟》:“钦哉,钦哉,惟刑之恤哉!”首次提出了恤刑慎杀的刑事原则。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引“《夏书》曰: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首次提出了宁可不按照常法审判,也不可错杀无辜之人的刑事原则。 《尚书·尧典》:“眚灾肆赦,怙终贼刑。”意思是对过失犯罪(眚灾)要减轻或免除处罚,对故意且惯犯(怙终)则要处以重刑。古文《尚书·大禹谟》也有“宥过无大,刑故无小”之语。这些均提出了区分故意与过失的刑事原则。 《大禹谟》:“明于五刑,以弼五教,期于予治;刑期于无刑,民协于中”,首次提出了“明刑弼教”、“刑期无刑”即刑罚为德教服务的原则。 《大禹谟》:“帝德罔愆,临下以简,御众以宽”,首次提出了法制应该简约宽厚的原则。“罚弗及嗣,赏延于世”,首次提出了反对株连的刑法原则。“罪疑惟轻,功疑惟重”,这首次提出了疑罪从轻从赦的原则。 《胤征》曰:“歼厥渠魁,胁从罔治。”这首次提出了区分首犯和从犯并重惩首犯、胁从不问的原则。 二、关于法律规范及其形式 夏商的法律形式,首先有“刑”。“禹刑”、“汤刑”可能是夏商时代刑事法规的总称,都以其开国先祖命名。 此外还有典、训、誓、诰、告、命、礼、彝等。 三、关于刑事法制 夏商刑事法制,首先体现为军事刑法。此外还有一些关于夏商刑事法令的记载。 四、关于行政纲纪规制 夏商时代的行政纲纪规制,虽然无法用今人的概念视之为行政法,但作为当时法制的一部分是无可怀疑的。夏朝有《政典》,可能是行政刑法。 五、关于土地和赋税法制 一般认为商代已经出现了“井田制”。所有土地属于王,王复将其授予诸侯贵族,诸侯贵族复将其按照“井田制”分配给农民。 六、关于刑罚体系(刑名) 夏商的刑罚体系,一般认为就是由墨、劓、刖(膑、剕)、宫、大辟五者组成的“五刑”。除此之外,夏商时还有“孥戮”、“劓殄”、 “胥靡”、“炮烙”、“醢脯”等刑罚。 七、关于司法程序 关于夏商时代的司法程序,史书没有任何记载。 返回 第三节 天法与神判、天罚 夏商时代的法制,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时代主题,就是特别突出天命、天法、神判、天罚观念,就是特别注重假借上天或天帝的名义来进行政治法律活动。 一、《洪范》:天赐“大法” 《尚书·洪范》记载的这九章大法,可以看成是夏商时代的主要政治方略或根本法律原则。 具体说来,九章大法的具体内容是: 第一章是“恪遵五行”章,就是讲国家一切事务必须尊重金、木、水、火、土这“五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2435956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档有任何问题,请私信留言,会第一时间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23136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