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上二4蚯蚓佚名重点讲义
土壤里的小动物——蚯蚓 今天让我们以一条蚯蚓的日记,来走近它们的生活,更多的了解他们。 大家好,我就是这本日记的主角,希望大家能通过我的日记,对我们蚯蚓有更多的了解。 二、思考蚯蚓的“家”在哪儿? 今天,我和姐姐在家里听爷爷讲很久很久以前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 蚯蚓的生活环境里有什么? 蚯蚓生活在阴暗潮湿、富含有机物的环境中,15℃-25℃为最佳温度,土壤的含水量一般在60%以上的环境中生存。 我们生活在土壤中,昼伏夜出,经常在地下钻洞,把土壤翻得疏松,使水分和肥料易于进入而提高土壤的肥力,改良土壤,有利于植物的生长,促进农业增产。世界上的我们约有 2500多种,中国已记录229种。 二、思考蚯蚓吃些什么? 你好。 好啊,要吃饼干吗? 它以土壤中的动植物碎屑、 以腐败有机物为食, 连同泥土一同吞入, 也摄食植物的茎叶等碎片。 蚯蚓为习见的一种陆生环节动物,它白天在土壤中穴居,夜间爬到地面,以土壤中的有机物或植物的茎、叶为食。 蚯蚓的生活习性: 观察蚯蚓的形态结构 口 环带 体节 肛门 尾部 头部 在放大镜下我们可以看到它外表有刚毛,和我们人类的脚一样。 依靠肌肉的收缩与舒张提供运动的动力,与刚毛协调配合完成运动。 看短片,概括蚯蚓的运动原理。 比较蚯蚓在不同表面上的运动。 (注意保持蚯蚓体表的湿润) 光滑表面 粗糙表面 刺激中间 刺激前端、后端 五、蚯蚓对刺激的反映 四、蚯蚓的呼吸 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依靠湿润的体表进行气体交换。(湿润黏滑的体表还可以减少身体与土壤表面的摩擦) 讨论:下雨天蚯蚓为什么都爬上地面? 雨水把土壤中的空气都挤出去了, 蚯蚓没法呼吸,被迫爬上地面进行呼吸。 讨论:为什么夏天易在土壤表面挖到蚯蚓, 而冬天却要在深层挖? 蚯蚓不能保持恒定的体温,冬天土壤深层的温度、 湿度较大且敌害较少,适合它生存。 的整理与复习 蚯蚓浑身是宝,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 ,它的作用有: 1、改良土壤,增加土壤肥力; 2、处理生活垃圾; 3、作饲料; 4、作中药、“地龙”; 5、作保健食品,药膳; 6、利用蚯蚓为原料制成轻化工产品如: 化妆品、食品与饲料添加剂。 1、蚯蚓适于在怎样的环境中生活? 它的生活习性(包括食性)是怎样的? 2、在实验过程中为什么要使蚯蚓体表保持湿润? 大雨过后为什么蚯蚓会纷纷爬到地面上来? 讨论: 蚯蚓适于在具有一定温度和湿度、温差变化不大、 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中穴居生活。一般昼伏夜出, 以土壤中的枯枝残叶等有机物为食。 蚯蚓没有呼吸系统,要靠能分泌黏液而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 大雨过后,过多的雨水会将土壤中的空气排挤出去, 于是穴居在土壤中的蚯蚓被迫爬到地表上来呼吸。 蚯蚓适应陆地生活的特征 生活环境: 富含腐殖质的湿润的土壤。 生活习性: 昼伏夜出,以植物的枯叶、朽根和其他有机物为食。 形态结构及功能: 1、身体分节。 2、体表有刚毛。 3、体表有黏液,无专门的呼吸器官——溶解空气中的氧进行呼吸。 有利于运动 蚯蚓是人类的好朋友 疏松土壤。 蚓粪可以肥沃土壤。 处理垃圾。 做饲料。 富含蛋白质,可以食用。 有药用(中药地龙) 蚯蚓可以作为家禽的饲料,是鸡、鸭喜好的“肉类”食物;蚯蚓还是淡水钓鱼适应面广,各种水域、鱼类、气候都较适宜的钓饵。但蚯蚓也有为害的一面。有一种寄生在猪体内的寄生虫——猪肺丝虫,在它的幼虫生长发育中,有一段时间是寄生在蚯蚓体内的。因此,在猪肺丝虫流行的地区,蚯蚓为这种寄生虫的繁殖提供了方便的条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