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孔子略传 - 何新 不是教主而起教主作用的是孔子。不是宗教而起宗教作用的是儒家。但儒家并没有迷信崇拜。---杨向奎 关于孔子的历史地位,钱穆讲过精辟的话,指出:“孔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大圣人。 在孔子以前,中国历史文化当已有两千五百年以上之积累,而孔子集其大成。 在孔子以后,中国历史文化又复有两千五百年以上之演进,而孔子开其新统。 在此五千多年之间,中国历史进程之指示,中国文化理想之建立,具有最深影响最大贡献者,殆无人堪与孔子相比伦。” 值得注意的是,钱氏这一番话讲于1974年4月,当时大陆正在兴起“批孔”运动。但是,关于孔子的出身与身世,两千多年以来却一直还是一个疑谜。国内学界目前流行的仍是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以讹传讹的一种陈旧说法,认为孔子出身于“没落奴隶主贵族家庭”,因此他也被认为是“代表奴隶主贵族利益的思想家。” 我近期重新研读《史记?孔子世家》,有一些新的理解。兹借此发表以就教于海内外诸贤者。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子姓,孔是其氏。据《春秋》公羊传、谷梁传记,孔子生于鲁襄公二十一年十一月庚子。《史记》则云孔子生于鲁襄公二十二年(八月庚子)。这可能是因为《公羊传》及《谷梁传》用古夏历(十月历法),十一月为岁余,仍为二十一年。而《史记》则用鲁历(周正)故即为次年(二十二年)之元月矣。在历法的换算中发生讹误。根据清代学者的推算,应以《史记》之说为是。 孔子确实有一个显赫的家世背景。孔子直系先祖为殷商王族名人微子。孔子高祖弗父何则是宋愍公之嫡长子,有继承宋国国君资格,是王室苗裔。 孔子高曾祖正考父是宋国公室名臣,据说《诗经》中的“商颂”曾由其检校。但孔子之世祖孔父嘉因宋国王室发生内乱而被杀。其五世祖孔木金父为避乱离开宋国迁居到鲁国,此后世代在鲁为卿士或大夫。鲁宋世有婚姻之亲。自孔父嘉为宋国另一贵族华氏所杀,古代血亲复雠,是子孙的神圣义务,血亲之雠未复就不能出仕,就不能与雠人共国而居;因此,华氏在宋国得势之后,孔子曾祖防叔就只有从宋国迁居于鲁了。 孔氏出自孔父嘉,古代贵族多以王父(祖父)之字为氏,嘉字孔父,故防叔迁鲁之后,子孙就以孔为氏。古代士要受一种严格的武士教育,其内容就是礼、乐、射、御、书、数六艺,而谢御在他们的学习中又是主要的。春秋时代宋、鲁两国是当时最先进的文化区,当时诸侯观礼都要到宋、鲁两国来(《左传》昭公二年)。 孔子生父孔纥(又名叔梁纥、公叔纥)在鲁为卿大夫,仕任陬邑宰。 最值得注意但也历来最被古今儒者所讳言的一个重要事实是:孔子实际乃是“野合”而生出的一个私生子和被遗弃儿。 这一事实是司马迁实地访察孔子家乡后所了解到的情况,并记录在《史记》中: “纥与颜氏女祷于尼丘野合而生孔子。” 我仔细审核了有关记录。在《史记》的原文中除证实孔纥与颜征在的野合关系外,没有关于他们存在婚姻关系的任何记载。所有关于孔纥与颜氏婚姻的描述,都是后人(如晋人王肃)根据常规的婚制所想象或臆测或杜撰的。相反,司马迁清楚地了解孔丘父母关系的非规范性(“非礼”),并用一系列事实向人们暗示这一点。 对于现代人来说,野合似乎是一件奇怪之事。但在上古礼俗中,“野合”乃是一种重要的与宗教有关的礼俗活动。 关于“野合”作为一种古代礼俗的最早文字记载,见于《周礼?地官?媒氏》:“中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若无故不用令者,罚之。司男女之无夫家者而会之。”会,即合也。奔,朋也,风也。闻一多曾指出,在上古语言中,这三个字皆具有两性关系的涵义。 崔述《史记探源》曰:“纥与颜氏女祷于尼丘野合而生孔子,于尼丘扫地为祭天之坛而祷之,遂感而生孔子,故曰野合。”春秋时楚国名相斗谷于菟,也是其父亲斗伯比在云梦与一个姑娘野合而生的私生子。 野合与春秋“社祭”有关,是一种重要的宗教活动。那时人们认为,通过“野合”,可以促进农事的播种和丰收。事实上,在上古之岩画、绘画、雕刻中有多幅“野合图”。 野合之风沿袭甚久,《后汉书?鲜卑传》记:“春季大会,洗乐水上,饮宴毕,然后婚配。”此言“婚配”即野外性交。 清代台湾高山族“男女于山间弹口琴,歌唱相和,意投则野合”(《续台湾府志》卷十四)。瑶族“踏歌而偶奔者,入岩穴,插柳避人”(《炎徼纪闻》卷四)。 苗族“男女婚娶不须媒妁,女年及笄,行歌于野,遇有年幼男子,互相唱和,彼此心悦则先行野合”(《苗疆闻见录》)。 直到19世纪、20世纪初,世界上的一些地区和民族仍保留有野合风俗。美拉尼西亚索罗门群岛的年轻土著只准在林中而不得在村中性交。斐济岛、新喀里多尼亚岛、新几内亚的某些部落,印度的冈德人、乌托人部落,也规定夫妻应在森林中媾合。 孔子乃是他的父亲叔梁纥在社日的狂欢集会中,与一个平民少女颜氏征在在尼山之丘“野合”而孕的私生子。但在这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建筑工程图集 99S203、99(03)S203:消防水泵接合器安装.pdf VIP
- 在2025年区庆祝第41个教师节暨表彰大会上的讲话.docx VIP
-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全套精品教学课件小学优秀课堂课件.pptx VIP
- 水库生态养殖可行报告.docx
- 隧道巡检机器人研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VIP
- 教科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及反思(含目录).docx VIP
- 景观绿化工程施工设计方案.docx VIP
- 建筑结构与选型课程设计.docx VIP
- 建筑结构选型课程设计.docx VIP
- 安徽省庐巢七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期中英语试卷(含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