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师17春秋学期《中国传统文化》在线作业二.docVIP

福师17春秋学期《中国传统文化》在线作业二.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单选题(共16道试题,共32分。)V1.太上老君,即(),东汉以后,道教把他塑造为神仙。 A.老子 B.孔子 C.庄子 D.曾子 2.传统的说法,把礼划分作吉礼、凶礼、军礼、()、嘉礼五类,称为五礼 A.宾礼 B.婚礼 C.冠礼 D.丧礼 3.下面对“天人合一”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中国“天人合一”观念源远流长。 B. “天人合一”包含着人对自然规律的能动地适应、遵循。 C. “天人合一”意味着人对自然的主宰与统治。 D.“天人合一”意味着人对主宰、命定的被动地顺从与崇拜。 4.战国时期的公孙龙是()的代表人物。 A.兵家 B.名家 C.杂家 D.阴阳家 5.两汉经学至()而集大成,他博通“五经”,且能融会“今古文”之说,所以在当时学者中影响最大。 A.郑众 B.贾逵 C.郑玄 D.王肃 6.中国传统完整的宗法制出现在() A.周代 B.秦代 C.汉代 D.唐代 7.各国的佛教徒都是吃荤的,只有中国的汉族佛教徒是吃素的,这一习惯的形成,是由于()采取强迫命令的手段,强制佛教徒不许吃荤,一律吃素 A.梁元帝 B.简文帝 C.梁敬帝 D.梁武帝 8.古代的“章”、“表”这类文体属于() A.下行公文 B.平行公文 C.上行公文 D.记叙文 9.传统中国最典型的家族制度为() A.父族 B.妻族 C.母族 D.九族 10.下列不属于中国传统哲学特点的是() A.“一天人” B.“合知行” C.“同真善” D.“重自然” 11.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为() A.先秦 B.秦 C.西汉 D.东汉 12.西周的分封制度是在()的原则下实行的,从而形成了层层相属、代代相袭的政治结构。 A.嫡长子继承制 B.宗庙制度 C.专制制度 D.宗法制度 13.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为() A.天人合一 B..亲亲 C.尊尊 D.中庸 14.伊斯兰教信仰“安拉”为超验的至上神,基本经典为(),其信徒通称穆斯林。 A.《圣经》 B.《古兰经》 C.《太平经》 D.《法华经》 15.与晏、欧同时的()大量创制慢词,丰富了词的容量和表现力。 A.苏轼 B.秦观 C.柳永 D.周邦彦 1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释家倡导“静虑”的定慧双修 B.隋代人,提出了“定慧双修”、“止观并重”的双轨并行主张。 C.“缘起论”的理论基础则是“四谛” D.释家非常重视修养方法和途径。 二、多选题(共10道试题,共20分。)V1.关于儒家思想正确的是: A.重人伦轻自然 B.以义为价值准绳 C.以仁为思想核心 D.尊君重民的“民本”思想 C 2.关于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学术思想说法正确的是: A.方以智,是明清之际的思想家、科学家。他反对理学家排除质测之学而空谈通几 B.唐甄,清初思想家,他主张人都是平等 C.戴震,清代思想家、音韵训诂家 D.方以智既反对程朱的理在气先说,也反对陆王心学 BC 3.中国文化的“民本”思想表现在()。 A.肯定民是邦国的基础本根 B.主张君为民主 C.重民心、重民力、重民生 D.重群体轻个体 BC 4.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社会功能表现在()。 A.维系国家统一 B.增强民族团结 C.推动社会进步 D.培养健康人格 BCD 5.古代社会政治环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有 A.宗法制度与专制制度的结合,思想上表现为儒法合流,文化上表现为“内圣外王”心态的形成 B.社会政治结构的宗法型发展特征,导致中国传统文化伦理型范式的形成 C.专制制度的充分发展,导致中国传统文化形成政治型范式 D.宗法制度到时中国宗教文化的盛行 BC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战国时儒墨并称显学 B.春秋战国时期道家创始人老子第一次提出天之起源问题 C.道教也属于显学 D.《易传》是儒家后学依托孔子而撰写的解说《周易》的著作 BD 7.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主要内容有 A.天人合一和以人为本 B.重人伦轻自然 C.刚健有为与自强不息 D.厚德载物和中庸尚和 CD 8.冷暖度而言,中国大陆地形、地貌和近万年以来的环境变迁的特点是: A.以山川河流为天然分界 B.呈现出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的渐次递变 C.以距海远近形成了从东南向西北 D.由湿润、半干旱到干旱逐渐递变的明显趋势 B 9.中国传统文化的统一性与延续性特点表现在: A.文化传统的承袭 B.重人伦轻自然 C.政治的统一 D.民族的融合与凝聚 CD 10.关于道家的思想说话正确的是: A.“天道”、“无为” B.以仁为思想核心 C.超世、顺世、游世 D.家族本位 C 三、判断题(共24道试题,共48分。)V1.儒家以仁为思想核心 A.错误 B.正确 2.由于尚老崇祖观念的盛行,强调孝悌,便成了古代中国最为根本的政治伦理原则。 A.错误 B.正确 3.战国末期的哲学家荀子以“天行有常”的思想,批判

文档评论(0)

advs72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