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危害及防护探究.docVIP

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危害及防护探究.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危害及防护探究

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危害及防护探究   摘要: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危害与防护。方法 对近年来影响手术室护理人员危害的因素及防护进行总结性分析。结果 通过职业安全防护知识和标准预防教育,可增强手术室护理人员自身防护意识,减少职业危害因素对人体的伤害。结论 制定并落实各项工作制度,减少造成职业危害的因素,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是加强职业安全防护,确保手术室护理人员身体健康的关键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人员;防护 诊疗技术的发展,手术室工作范围不断扩大,其职业危害变得复杂多样,威胁着工作人员的健康及安全。因此,加强手术室护士职业安全管理, 维护护士健康不容忽视。现对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因素与防护对策进行综述,旨在提高手术室护士对职业危害的认识,加强防范,增强自身的保护意识,减少职业危害的发生 1 职业危害因素 1.1生物性因素 1.1.1皮肤黏膜污染及锐器伤 术过程中血液的飞溅,刀、剪、缝针等频繁使用,术中传递,术后清洗处理,各个环节都容易被误伤,针刺伤的危害不仅在于它本身造成的伤害,且在于它传播疾病。有资料表明,具有传染性的血源性病原体已证实多达50 种,被针刺伤的医务人员中护士占80%。有报道,国外护士锐器伤发生率52%, 国内为63.4%~64.5%,而污染的针刺伤时,只需0.004 ml带有乙型肝炎病毒的血液足以使受伤者感染HBV。通过1次针刺伤或其他经皮方式暴露于HBV、HCV、HIV的感染率分别为6%~30%、3%~10%、0.2%~0.5%[1] 1.1.2微生物气溶胶 生物气溶胶引起的呼吸道感染高达20%,经气溶胶传播的致病菌至少有100多种。高压冲洗枪、动力钻的使用及超声清洗均会产生生物气溶胶。除传播感染性疾病外,还易出现:皮肤过敏、结膜炎、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1.2化学性因素 1.2.1消毒剂 手术室使用较广泛的为含氯消毒剂。使用时释放出氯对皮肤黏膜有刺激与腐蚀作用,溅入眼内可导致烧伤,并损害呼吸系统,引起细支气管炎、肺炎及肺水肿;吸入高浓度氯,可很快造成死亡 1.2.2甲醛 一般用于手术标本的浸泡。甲醛对黏膜具有刺激性;可降低呼吸功能、神经系统的信息整合功能和影响机体的免疫应答;对心血管系统 内分泌系统、 消化系统、生殖系统、肾脏均有毒性作用 1.3物理性因素 1.3.1噪声 长时间会导致人体应激反应,出现各生理系统功能紊乱,并易使工作人员产生负性情绪[2]。有调查表明,某地区的噪声每上升1 dB,高血压发病率增加3% 1.3.2职业性粉尘 手术室护理人员长期接触滑石粉、棉团飞絮、绷带等粉尘,导致呼吸系统功能损害,引起咳嗽、哮喘 1.3.3运动性损伤 搬运手术患者、器械时负荷过重或姿势不当,易致肌肉韧带损伤;术中长时间固定姿势站立,易致肌肉关节劳损、慢性腰腿痛、下肢静脉曲张。长期处于工作繁重,精神紧张,进食时间不规律,工作人员易患溃疡病、心脏病、偏头痛、胃下垂等 1.4辐射性因素 C型臂等各种仪器设备产生电磁辐射,长期受电磁辐射会造成头痛、失眠、白细胞下降、不良生育、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或致癌、致畸 1.5社会心理因素 术室人员长期处于工作繁重,思想高度集中、精神过度紧张、工作不定时,经常要抢救危重患者,加班加点的环境中,工作性质是细致的脑力与体力劳动的相结合。职业风险大; 心理压力大;易产生疲劳感、睡眠障碍,焦虑烦躁等 2 防护对策 2.1生物性因素的防护 防性接种乙肝疫苗,按要求穿戴防护用具, 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感染手术戴双层手套,据国外报道,使用双层手套穿孔率为4.7%,而仅使用单层手套穿孔率达12%~50%[3]。另有资料表明,戴双层乳胶手套,可大大减少病原微生物通过锐器伤口进入血液的数量。规范操作行为,如用持针拆卸刀片; 禁止双手回套针帽;用容器传递锐利器械。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评估表明,62%~88%的锐器伤是可以预防的[4],故把防止锐器伤的各项操作要求纳入操作规程,对减少锐器伤害有重要意义。术中合理使用负压吸引,减少血液?w溅、有害烟气扩散。操作时尽量使用敷料遮挡,避免压力冲洗水枪冲洗时喷溅,超声清洗时加盖,减少微生物气溶胶污染。发生职业暴露的紧急处理:用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皮肤,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黏膜;如有伤口,应在伤口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出血,流动水冲洗,用 75%乙醇或0.5%碘伏消毒,包扎伤口[5] 2.2消毒剂的防护 掌握消毒剂的配制浓度及使用方法,避免沾染皮肤黏膜,浸泡消毒时加盖以减少挥发,并加强通风 2.3甲醛的防护 格甲醛的使用管理,现领用现配置,专人专柜加锁保管,严格使用登记。定时通风换气 2.4噪声防护 各种仪器时,尽量把声音调到最低。仪器带故障运行,产生的噪声往往增大[6-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