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题一 第二节
儒 学 的 兴 起
课标要求:
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的史实
儒学的兴起
背景:焚书坑儒的批判
罢黜百家
太学出现
科举选官(略)
表现
第一框题 焚书坑儒的批判(自主阅读)
课堂探究
和战国时期相比,秦的文化氛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1)变化: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思想解放;秦朝时期死气沉沉。
(2)原因
战国时期尚未形成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度,各国纷争的局面造成了宽松的学术氛围。
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创立,出于政治统一的需要,思想也走向专制。
秦始皇像
课堂探究2 为什么儒学在秦时受到严厉打击?
儒学以古非今,抨击时政,不利于秦的统治
课堂探究3 为什么秦王朝不焚禁医药、卜筮、种树之书?
秦王朝焚书的目的是为了遏制知识分子的思想,而医学、卜筮、种树之书是实用之学,对社会国家直接有益。
?陕西渭南传说中的秦朝“焚书堆”遗址
焚书坑 章碣
竹帛烟销帝业虚,
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
刘项原来不读书。
请思考:诗人在这首诗中讽刺了哪一历史事件?
秦始皇焚书坑儒
课堂探究4 如何评价秦王朝的“焚书坑儒”的举措?
(1)积极作用:“焚书坑儒”有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有利于巩固刚刚建立的政权。
(2)消极影响(占主导地位):“焚书坑儒”是对先秦思想文化成就的粗暴否定,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场浩劫。
(一)焚书坑儒(秦朝)
背景:秦朝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确立,文化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
儒生引用儒学经典,批评时政,威胁秦朝统治
具体步骤:焚书、坑儒
实质:是一种文化专制政策
评价
作用:有利于国家统一,巩固秦朝统治
极大地摧残了文化,儒学发展因此走入低潮
第二框题 罢黜百家
材料一“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
材料二 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故为人主之道,莫明于在身之与天同者而用之 .
材料三 “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1)概括董仲舒思想的核心
(2)指出材料二中观点的积极作用。
(3)汉武帝为什么接受董仲舒的主张?
董仲舒像
先秦之儒和董仲舒之儒的区别
先秦之儒 董仲舒之儒 著作 《论语》 《公羊春秋》 理论基础 仁、礼 天人感应 思想来源 儒学 阴阳、法家 与统治者关系 批判时政 维护统治
你能总结出汉武帝有哪些突出的历史成就?这些成就和罢黜百家有没有联系?
在滔滔的长河中你是一朵浪花在绵绵的山脉里你是一座奇峰你把寂寞藏进乌云的缝隙你把梦想写在蓝天草原你燃烧自己温暖大地任自己成为灰烬让一缕缕火焰翩翩起舞那就是你最后的倾诉倾诉
汉武帝即位时面临的社会问题
匈奴威胁,边患不止
诸侯坐大,威胁中央
土地兼并,豪强势大
……
要解决这一系列问题,都迫切需要变汉初的“无为”为“有为”,那么,汉武帝该选择怎样的治国思想呢?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第三框题 太学的出现
(1)汉武帝创立太学
(2)太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国家培养政治人才的官立学校。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
(3)汉武帝时代,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
思考:汉代太学规模的不段扩大,反映了文化教育怎样的趋势?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西汉)
背景:汉武帝时国力强盛,致力于建立一个大一统国家,需要新的统治思想
董仲舒迎合统治者需要,改造儒家思想,形成新儒学体系:“君权神授、天人感应”
发挥儒家仁政思想
标志:兴办太学 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在各郡设立学校
影响:促进思想文化教育的发展,对于民族历史文化进步有积极意义
实质上也是一种文化专制政策,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对中国传统文化发展有消极影响
问题探究
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儒学的政策有何不同?导致不同的原因分别是什么?对儒学的发展各产生了什么影响?这两种政策又有何相同之处?
秦始皇 汉武帝 不
同
点 政策 排斥、打击
尊崇
原因 秦刚刚统一,需要巩固君主专制;秦统治受到儒士攻击
国力强盛,建设大一统的政治需要;
董仲舒发展儒学,适应了统治者的需要 影响 儒学发展进入低潮
确立儒学的正统地位
相
同
点 目的
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以思想统一巩固政治统一
实质
文化专制
作用
有利国家统一,但钳制了人们的思想,不利于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年四川省支付清算知识竞赛备考试题库资料汇总(含答案).pdf VIP
- !24J306图集窗井、设备吊装口、排水沟、集水坑.pdf VIP
- 精品解析:四川省广元市2024年中考地理试题(原卷版).doc VIP
- 喷雾干燥塔操作规程(正式) .doc VIP
- 标准图集-19G518-3 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有吊车).pdf VIP
- 客服部部门职能说明书.pdf VIP
- 最新急性胰腺炎考题及答案.docx VIP
- (正式版)-B 5768.2-2022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第2部分:道路交通标志.docx VIP
- 2025年贵州省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_民宿管家赛项备考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喷雾干燥塔操作规程.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