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相当程度的了解。因此本刊邀请我替这部书写书评,我没.PDFVIP

我有相当程度的了解。因此本刊邀请我替这部书写书评,我没.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有相当程度的了解。因此本刊邀请我替这部书写书评,我没

《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 Journal of Chinese Studies No. 60 – January 2015 書 評 353 Unearthing the Changes: Recently Discovered Manuscripts of the Yi Jing (I Ching) and Related Texts. By Edward L. Shaughnessy.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14. Pp. xxii + 335. $40.00. Unearthing the Changes: Recently Discovered Manuscripts of the Yi Jing (I Ching) and Related Texts 是美國芝加哥大學從事上古中國(Early China )研究的資深學者夏含夷教 授(Edward L. Shaughnessy )的新著。西方學術界翻譯《周易》的學者和著作不少,夏 教授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曾出版馬王堆帛書《周易》的英譯本,1 可以說是西方漢學界翻 譯《周易》出土文獻最有代表性的學者。作者和我認識多年,學術交流不少,對於作 者的專業領域(中國古文字、中國古代史、中國考古學及傳統文獻)以及研究方法, 我有相當程度的了解。因此本刊邀請我替這部書寫書評,我沒有太猶豫就答應下 來─其實我一向不喜歡寫書評,因為講負面的不討喜,阿腴之辭又沒意思。不過 坦白說,作為《易》學界的同行,我對《周易》經傳的許多觀點和作者不同,在無法刻 意隱藏個人觀點的情形下,我的評論必然帶有若干質疑或批評。幸而畢竟夏教授的 著作是「主」,我的意見是「客」。相信我的評論不會干擾讀者欣賞這部書的心情。此 外,由於評論的對象是一部英譯中國文獻,其中涉及漢語文本的訓解,因此用中文 撰寫書評將更有利於讀者進入討論的脈絡。這是我並未以英文撰寫本文的原因。 這部書的基本結構,作者在「前言」(Preface )結尾部分中有清楚的交待,除了前 言、結論、附錄等必需的單元外,其實大約可分為四個單元。第一單元(即第一 章),“Divining the Past Divining the Future: Archaeology and the Rediscovery of the Changes” 主要是從甲骨講起,將出土文物中的占卜材料與《周易》的語言及蓍占操作 聯繫起來互相釋證,說明從獸骨龜甲等上古的占卜如何發展到《周易》的蓍占,將《周 易》的占筮背景作了正面的描述。以下六章,每兩章為一個單元,分別介紹上海博物 館藏戰國楚竹書的《周易》簡(以下簡稱《上博易》)、阜陽漢簡的《周易》殘簡(以下簡 稱《阜陽易》)、王家台秦簡的《歸藏》簡(以下簡稱《王家台歸藏》)等三種出土《易》簡。 這三單元六章,每一單元的前一章討論了簡的出土、文獻、歷史源流、相關研究等 狀況,後一章則為翻譯。換言之,第二、三章討論了《上博易》,第四、五章討論《阜 陽易》,第六、七章則討論《王家台歸藏》。 這部書具有相當學術水準,富有參考價值,原因有三。 第一,作者是受傳統漢學訓練的漢學家,對主題相關領域都有相當水準的專業 知識。他尤其熟悉《周易》的各種版本、古代到近代的重要注解、歐美學者的多種英 譯,具備這樣條件的學者在西方學術界並不多。作者在面對出土文獻《周易》內容極 1 I Ching: The Classic of Changes, The First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he Newly Discovered Second- Century B.C. Mawangdui Texts (New York: Ballantine Books, 1997). © 香港中文大學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 Journal of Chinese Studies No. 60 – January 2015 354 書 評 大的分歧時,常常能旁徵博引各種文獻來提出綿密的論證,意見均具有相當的參

文档评论(0)

ldj21532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