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组FM频率调变组员李慧靖陈人杰蔡宜勳邱照维1.起源在AM.docVIP

第五组FM频率调变组员李慧靖陈人杰蔡宜勳邱照维1.起源在AM.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五组FM频率调变组员李慧靖陈人杰蔡宜勳邱照维1.起源在AM

第五組 FM頻率調變 組員: 李慧靖 陳人傑 蔡宜勳 邱照維 1.起源 在AM 之後,頻率調變(frequency modulation,FM)才被發明和商 業化,它比AM 最大的優勢是抵抗雜訊的能力大大提升,但付出了頻寬 加大的代價,除了在商業化的收音機外,也應用在電視信號、衛星微波及 數位資料傳輸上。 Edwin H. Armstrong是無線廣播技術的發展先驅之一,他在1918和1933年分別發明了超外差無線接收機和調頻技術,這兩項概念和他在1912年發展的再生電路技術已成為現代無線電子的基礎。美國的調頻電台廣播頻率為88-108MHz,頻道頻寬200kHz。 調頻收音機在1940年問世時僅支援單聲道,立體聲則要到1960年才出現。本文提供一套調頻技術基礎課程,內容包括MPX多工訊號以及立體/單聲道混合 (stereo-mono blending)與軟靜音(soft mute)等雜訊消除技術。/semiconductor/Magazine_Details_Index_Id_1183.html 2.系統 功能說明 1.頻率調變(Frequency Modulation,FM)與相位調變(Phase Modulation,PM)都是屬於角度調變。簡單來說,載波的頻率與信號成正比的調變方式,謂之頻率調變。而載波的相位與信號成正比的調變方式謂之調相。 FM信號如下圖所示 ? 從圖可看出載波的頻率偏移正比於調變信號的振幅大小。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規定FM載波頻率偏移最大不可超過75KHz。而FM的調變指數(Modulation Index)定義為 ??????????????????? Modulation Index== ????????? 例如調變聲頻信號在某振幅值時頻率為15KHZ,而載波頻率因此信號振幅偏移了375KHZ則調變指數為5。此調變指數根據貝瑟函數(Bessel Function)分析FM信號可發現調變指數愈高,其所生的旁波帶數愈多。 1.直接產生FM信號的方法,即將可受電壓控制的變抗元件組成自激式振盪器。再由調變信號的變化去改變變抗元件的電容量或電感量以達到最終輸出FM 信號的目的。一般而言,自激式振盪器頻率穩定度遠較晶體振盪器差,此乃其一主要缺點。但是晶體振盪器的Q值甚高,只能在窄頻FM之應用作直接調變,寬頻 FM則因頻率偏移不足,而無法作直接調變。但是,藉由自動頻率控制電路的輔助可有效改善此一缺點。 直接FM發射機的基本方塊圖如下所示。 ??????? 其中變抗元件較常用的有變抗調變器(reactance modulator)以可變電容二極體(varactor diode)二種。 ??????? 下圖所示為一基本FET變抗調變器,如前已推導之結果所述 Ceq=gmRC ??????? ????????? 此變抗調變器可與自激振盪器的槽路相連接,藉由改變FET閘極偏壓的改變,改變其等效電容值,最終改變振盪器的振盪頻率,以達成輸出信號頻率隨調變信號大小改變的FM波。 ??????? 下圖為利用變容二極體的直接FM電路 ????????? 讓變容二極體的電容量隨調變信號大小而改變,進而完成FM調變。 ??????? 2.壓控石英晶體振盪器(VCXO)產生直接FM的方法,是將晶體振盪子與電感以及變容二極體串聯。如下圖所示 ??????? 3.PLL電路如前所逑,包含有壓控振盪器(VCO),吾人亦可利用來產生直接FM。如下圖所示 ??????? 在此,調變信號與LPF輸出的控制電壓重疊輸入控制壓控振盪器以完成FM調變。 ??? 間接FM發射機 ??????? 1.所謂間接FM產生法,是透過相位調變(PM)的方式來產生FM。一般採用間接FM產生法的主要目的是要克服LC振盪器作寬頻FM調變時的頻率不穩定 性。因為晶體振盪器雖然頻率穩定度極高但卻不適合用來作頻率調變。可是,若透過PM來產生FM,則可以應用到穩定性高的晶體振盪器。 ??????? 2.常用的間接FM發射機是阿姆斯壯(Armstrong)所發明的系統。此系統的主要原理,是將平衡調變後抑制載波的信號經過九十度的相移後與載波合成 以得到PM波。若聲頻信號已事先經過前置補償電路處理,則最後可得到的輸出為FM波。其系統方塊圖如下示: ??????? ?? 其中補償電路可採用如簡單RL等化器(Equalizer)如下圖所示: ??????? 3.另外產生PM波的方法有AM波與載波合成以及AM波與AM波合成等方法。根據相量分析可得知隨調變信號變化而改變振幅的AM波與載波合成,會產生相位隨之改變的PM波。若聲頻信號有事先經過前置補償電路,則可輸出FM波。如下圖所示 ??????? 另AM波與AM波合成產生PM波的方法是將調變信號調變成二個不同相位的AM波而

文档评论(0)

170****057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