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红烛”王嘉泉.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边疆“红烛”王嘉泉.doc

边疆“红烛”王嘉泉   前年,《百年南开》电视纪录片编委会成员们集思广益,议论怎样放宽视野,从毕业学子中选精拔萃来纪念百年南开校庆。其中,我提出一个建议:南开出了两个总理、几十位院士和许多名流、大家,这当然是母校的无上光荣,应于突出展示。但,我们也不能忘记那更大多数的老黄牛,应该把那些埋头苦干、默默无闻、忠诚报效祖国的优异人物,也纳入我们的镜头。这个意见大家都很同意。在座的原天津市副市长张昭若同志立即提出一个重要线索:1947届他在重庆南开中学的同班同学王嘉泉,几十年来扎根新疆教书育人,自己在艰苦奋斗中一生没结婚,但却全力资助了6个学生一直到上大学!   大家听了无不惊赞、称好!随着摄制组前往新疆实地了解和拍摄和王嘉泉前来天津参加校庆,以及笔者对他本人和其弟子的采访,这位历尽艰辛、心地善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红烛”式传奇人物,清晰地站在我们面前――   王嘉泉,今年已76岁的这位老南开,步履矫健,精神奕奕,脸上写满风霜、毅力和微笑,一看就是历尽沧桑、百折不挠的热心肠。他所经历的那些坎坷,是今日年轻人所不可想象的,也是一般弱者所望而生畏的。当代人也许只知道“原罪”是基督教义中一说。岂知,国人在当年某些“左”的运动中,也曾遭遇过“与生俱来”的“原罪”。   1929年出生于重庆一个贫寒之家的王嘉泉,大半生被看作具有两项“原罪”。一是由于祖先是地主,因而他落生后虽家无隔夜之粮,全靠外婆救济,但仍算出身地主;二是他大姐嫁给蒋介石的一个什么秘书,并随机逃往台湾。这二者与他本人的思想成长虽遥远而隔膜,但此后每逢运动他便成为“重点”。其实,真正在他思想上打下烙印的倒是:由于家贫,受尽白眼。他记得,3岁时亲舅父路过他家门而不入,小嘉泉使劲去拉,人家还是不来。他高喊母亲来帮忙,反而被痛打了一顿。母亲边打他边泣不成声地说:“你争点气,将来有出息了,舅舅会不请自来。”从那时起,他就在内心起誓:“要争气,要自强!”   小学毕业后,他独自一人步行50里到重庆沙坪坝,以优良成绩考入慕名已久的重庆南开中学。他勤奋攻读,第二年就由普通班转到实验班,并成为原中科院院长周光昭、中科院院士场世峨以及张昭若的同班同学。在南开,他眼见鼎鼎大名的周恩来在校长张伯苓60寿辰时,围着张校长的住宅津南村转了一圈以表敬意。这使他对教师的神圣埋下深深的印象。1948年,南开中学毕业后,他放弃了高考机会当了小学教员,后又以全区第一的成绩,在晏阳初办的“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当了民教主任。时代的暴风雨更陶冶着他的灵魂。当时“刮民党”腐败不堪、民不聊生,在风起云涌的学生运动中,他奋不顾身地成为“反对美军暴行”、“反饥饿、反内战”学生运动的积极参加者……   这一切,竟未能改变他的厄运。重庆解放的第二天,他作为县青年代表主动参加了为革命作贡献的征粮工作队,三天后就被清除。原因是上边了解到:他有个反动姐夫去了台湾。1953年土改和镇反中,他不仅划为破产地主成分,而且被关押半月,还经历了一次刑场陪绑,吓得魂飞魄散。后来考上交通学校,读了两年书,在肃反中又被民兵押送农村管制劳动。在艰难的生路中无可选择,1959年他随盲流大军逃到新疆石河子,在农场子弟学校里当了小学教员。他勤奋敬业,三月后被提升为中学数学教员,只可惜好景不长,四清开始后被揭发是“逃亡地主”,他头一个被赶出学校送农场劳改。尽管他卯足劲流尽汗水,连续在定苗、锄草、拾花、送饭等劳动中获“能手”和“标兵”称号,但在继之而来的文化大革命中,他又被头一个揪上连队的批斗台,被打得三天不能走路,之后睡了一年牲口棚……   接连而来的打击,使他心如刀割,他一次次自问:我有何罪?什么时候我能活得像一个人哪?但,倔强的王嘉泉并没有坐等这一天,尽管头上压着磨盘,劳改漫漫14年,他仍是无比热爱那些天真的学子,自己虽身处最底层,不能上讲坛,但只要是有学生找他来请教,他便不遗余力地进行最认真的辅导。就在他住的瓜棚中,经他辅导的学生,有3个在1977年恢复高考中考上了大学,一个考上了中专。临行时,几个孩子满怀感激之情跑来向他深深鞠躬告别:“王老师,谢谢您啦!”听了这话,他的眼泪就流下来了,因为触摸到了至真至贵的人间真情。孩子们在健康成长,而自己在其中出过力,这就是人生最大的愉快,这就没辜负那回荡胸中的“渤海之滨,白河之津,巍巍我南开精神”。他自己哭了个痛快,就是挨打受骂时都没这样哭过。男儿有泪不轻弹哪!一个被侮辱被损害的人,找到了艰难人生的支点。1978年三中全会后,复出的邓小平宣布了“知识分子的春天”,他也重新回到石河子第四中学执教,恢复了人的尊严。他奋力耕耘,年年被评为先进教师。在石河子市教育局主办的奥林匹克大赛的金牌获得者蒋步星,为石河子争了光。他又先后被评为“优秀工作者”、高级教师、石河子政协委员和“百优市民”……   生活安定了。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