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风景的现代性经验.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都市风景的现代性经验.doc

都市风景的现代性经验   所谓秩序,只是一种人为的设定,一旦秩序无法保障公共空间的合理分配,甚至成为异见流通的阻碍时,它将被轻易地摒弃。堵车所提供的混乱景观以极端的方式吁求着从不同立场、不同角度观看共同世界的权利。      都市风景线   刘呐鸥著,上海水沫书店,1930      今天被文化研究学者所津津乐道的许多都市文化现象,早在20世纪30年代的海派小说中就得到了淋漓的彰显。刘呐鸥的《都市风景线》集中描写了纷繁怪异的城市景观,凭借八个短篇小说,从“风景”的角度提供了丰富的早期现代性经验。   都市风景最常见的呈现方式是街道。在波德莱尔和本雅明看来,也许只有游手好闲者和诗人能够规避街道所设立的游览法则,从而自由地观察城市的每一角落。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发现风景的方法是大同小异的,例如受制于立交桥的高度俯瞰桥下的车流,依据公交车车速和车窗的尺寸浏览街景。正是由于这一点,许多城市风光的图片都有着相似的视角和表现对象,而不少乡村景色的摄影作品也带上了城市的眼光。   《礼仪和卫生》中的主人公启明眼前的风景是根据电梯的升降、轨道的拐弯、街区的功能划分和汽车的行驶路线相变换的。例如当他走出办事室,“两分钟之后,借着电梯由七楼到底下做了一个垂直运动的启明便变为街上的人了”。办事室里温暖而暧昧的景象立刻转换为喧嚷的街景。   城市规定了风景被发现的程序,街道对都市空间的有序分割是这种程序的一环。十字路口、公交线路、立交桥乃至整齐的行道树都愈加强化了这种分割,并为都市空间的利用确立了森严的等级秩序。一般来说,步行者所占用的路面是最为狭窄的,他们甚至时常需要与自行车抢道;而公司职员则被迫在上下班高峰期历经激烈的争夺,方能与多人共用一小块公共汽车或地铁的空间。由于城市功能区的严格划分和空间的限制,他们无心也无暇看风景。他们每天都在同一时间出门,沿着同一路线去上班,重复的路边风景以及拥挤的交通让他们感到厌倦和疲惫。   带来更多风景的公共交通工具是火车。火车是城市空间的连接体,因此,即便行驶在乡村,火车乘客仿佛仍然置身城市:“人们是坐在速度的上面的。原野飞过了。小河飞过了。茅舍,石桥,柳树,一切的风景都只在眼膜中占了片刻的存在就消灭了。但是,这里,在燃青手中展开的一份油味新鲜的报纸上的罗马的兵士一样的活字却静静地,在从车窗射进来的早上的阳光中,跟着车辆的舒服的动摇,震动着。”在小说开头的这段描写中,车窗外的乡村景色飞速地出现并消失着,就像电影放映机制造出的幻景。只有车厢内的事物是稳定的,它保障了都市生活的延续,并且迫使乘客以看电影的方式将乡村景色再造为城市风光。   这种类似于“看电影”式的描写,在海派小说中经常出现。当《风景》中的燃青换了一个座位的时候,“这一次,风景却是逆行了,从背后飞将过来,从前面飞了过去”。只有在电影放映中,才会有这种逆向、回放的经验。   《游戏》中的主人公步青从热闹的马路走过,他却觉得都市的一切都死掉了:“塞满街路上的汽车,轨道上的电车,从我的身边,摩着肩,走过前面去的人们,广告的招牌,玻璃,乱七八糟的店头装饰,都从我的眼界消灭了。我的眼前有的只是一片大沙漠,像太古一样地沉默。”这正是都市病的症状。   “街上是rush hour。电车,汽车,黄包车的奔流冲洗着街道。”在刘呐鸥所生活的大都会上海,街道已经成为各类交通工具需要去努力争夺的空间。相对于公共交通工具而言,在城市空间的争夺中,私家车处于较高的地位,这便是今天城市中私家车数量飞速增长的原因。安坐在私家车中的人,将私人领域延伸至街道,在繁忙的十字路口占据着属于自己的一块领地,内心里隐隐地有一种病态的贵族感。他随心所欲地转动着方向盘,觉得自由而畅快,仿佛驾驭着一匹野马冲杀在人潮之中。因此,他以为他可以比公交车上的人们发现更多的风景。每一辆私家车的四面都是玻璃窗,并且设置了不少于三个的反光镜,这暗示了车主希望有更多的公共事件进入他的视野;然而车窗的玻璃往往被涂成茶色,拒绝了外界的窥视,这表明车主并不希望自身成为他人的风景。在这里,和谐互惠的风景结构被打破了,私家车拒绝向公共领域提供风景,它们所再生产出的仅仅是千篇一律的品牌标识以及堵车时的壮观景象。   堵车,是大都市的又一顽疾。如果街道是城市的血管,堵车则是血管中的毒瘤。除了红绿灯――这双权力的眼睛以外,没有什么比堵车更让私家车主烦躁不安的了。但恰恰是堵车,构成了都市的奇异风景:每一辆车内都有一双眼睛在死盯着战场,拼命抢占有利的地段;此起彼伏的喇叭声如嘹亮的号角,刺激着人们去冲锋陷阵。路人和自行车发挥着灵巧的优势,在车流中任意穿梭;散发小广告者也乘机四下游荡,将战局搅动得更加混乱。在这时,街道所设立的空间秩序被瞬间瓦解,但究竟是谁瓦解了这一秩序,造就了战争大片一般的街头景观,却往往无从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