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重口味会带来几十种病.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百利生养生知识: 警惕!重口味会带来十种病 自古以来,中国人的饮食讲究色香味俱全味是最重要的一项要求。你有没有觉得自己的口味在不断发生变化———无辣不欢、老感觉菜没味儿、炒菜离不开各种酱料……人们的口味都在越变越重,不断追求更咸、更鲜、更辣。 中国全面小康研究中心联合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对中国人的饮食状况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居受欢迎榜之首川菜投票率51.2%,其他依次为东北菜、湘菜、鲁菜及粤菜。该调查还表明,用餐时通常优先考虑的诸要素中,47.8%的人选择了口味,比位列第二的营养多出16个百分点。各种口味中,喜欢辣的人最多,占40.5%;其次是甜,28.4%;然后是咸,17.3%。47.28%的人每天至少吃一顿辣菜,23%的人两天吃一次,18.78%的人一周吃一次。   半数人口味放第一 最流行的川菜、湘菜,太咸太辣东北菜和一些中式快餐,又很油腻很咸。一位在国内媒体工作的美籍人士说,很多营养学家都诟病肯德基、麦当劳等快餐太油太咸,其实中餐也存在这个问题。在京居住的外籍人士,能接受的中国菜基本只有粤菜,味道最清淡,也很清新,没放太多的调味品掩盖食物本身的味道。   营养界有种说法,外国人用吃饭,中国人用吃饭。日本、西班牙等饮食较健康的地区,是根据营养结构决定吃什么、怎么吃,我们则根据味道决定饮食。中餐的菜品变化多端,但基本上都是围绕口味展开,营养和健康。   有关调查显示,中国人的食盐、食糖、味精等调味品的日常摄入量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盐摄入量是6克/日,但数据显示,我国北方地区一些城市的食盐摄入量已达到人均15—16克/日,有些人甚至超过20克。在全球大力提倡健康饮食的大环境下,我们的饮食习惯显然是背道而驰的。  四大原因让口味变重   一个人的口味改变是健康问题,但如果亿万国人的口味都在悄无声息的改变,就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了。到底是哪些原因导致国人的口味越来越重呢?   第一、在外就餐过于频繁。下馆子在30年前是盛大节日才有的口福,但对现在很多人来说,餐馆已经成了第一食堂。虽然省去了做饭的麻烦,但太油腻、太咸是很多人的感觉。“好厨子一把盐”,讨论川菜限盐,有厨师表示,少盐少油的菜根本不会做,即便做出来,也没人爱吃。自己在家做饭可以注意少放盐和油,但在餐馆就只能别人说了算了。   此外,酒水销售的巨大利润,也让餐馆舍不得少放油盐。很多餐馆老板会要求厨师做菜多放盐,好让顾客消费更多酒水。   第二,食材味道寡淡只能靠调味。调查显示,现在的蔬果肉类跟以前比起来淡而无味,鸡不鲜、肉不香、菜不甜,不得不靠大量的调味品来提鲜;而调味品不像天然食品一菜一味,味道不外乎甜咸酸辣,吃得多了腻了,只能靠加重口味来缓解厌倦感。   第三,压力大味觉变迟钝。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食疗营养部主任王宜告诉记者,除地域等因素,快节奏生活也在改变人们的味蕾。压力过大带来的紧张感,会让味觉变迟钝,味蕾也随之“退化”。在吃很多东西都抱怨“没什么味道”时,对刺激性口味的追求成为必然,其刺激程度也在不断升级。   第四,高科技的调味品同样难逃其责。走进超市,各种增鲜剂、调味品琳琅满目。王宜认为,哪怕厨艺不高,有了这些也能做出口味不错的餐点,但这恰恰掩盖了食物本身的味道。“味道是鲜了,食物本身的美味却品尝不到了。”   口味过重带来几十种病   重口味、轻营养的饮食方式,使越来越多的中国人陷入生活方式病:热量过剩、营养不足。国际肥胖病大会宣布,现在世界上胖死的人比饿死的人多,其中包括中国。专家表示,口味的改变,可以给身体带来几十种疾病。吃盐过度会导致高血压、心脏病、哮喘、慢性肾病等;吃得油腻会导致脂肪肝、癌症等;吃得太甜会带来龋齿、糖尿病;吃得过辣会导致溃疡、胃食管反流……一般厨师做菜逢辣必咸,为了中和干巴巴的辣味,需要增加用盐量,给身体带来双重危害。不仅如此,口味过重带来的健康问题,还可能影响妊娠期、哺乳期的母亲和胎儿,把一些疾病传给下一代;更有研究显示,人的口味也是会遗传的,父母口味过重,孩子也不能免受其害。   口味和营养不是对立的,美味的营养。从饮食搭配和烹饪方法上做些调整,就能做到既“好吃”又“吃好”。   点菜时做。外出就餐应注意多选蒸、煮、白灼、快炒类的,烧、炸类的菜肴要少点。此外,蔬菜应占到总菜量的1/3左右。   大餐别在晚上吃。脂肪蛋白高的食物、太辣太咸的食物,尽量安排在中午吃,晚上再吃清淡点。晚上吃得太油腻,活动量又少,更容易带来健康隐患。   点菜前交代好。少放点盐、油在吃饭前,一定要这样嘱咐服务员。 限盐、油

文档评论(0)

iwgv15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