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雨林深处的炊烟.doc
雨林深处的炊烟
到傣族地方去旅游,首先就要去吃一顿傣味大餐。傍晚时分。从雨林中吹来的风带着特有的芳香。把一天的酷热驱散。坐在傣家竹楼上。小卜少在身旁跳着孔雀舞。然后,一道道菜上来了,别有风味的夜宴开始了。这时才能够真正体验到傣族的风情,那风情是蕴涵在每一道菜里面的。
有人说。人生就如美嘛饭局,在品尝其中的酸甜苦辣时加上自己的心情和想像,就能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口感和美味。所谓无“酸”不成傣味,大部分的炒菜和汤菜里都要放点酸的东西,比如柠檬、木瓜、酸笋之类,或者就是直接腌制的醯肉、酸粑菜、水腌菜等等,都是纯天然的原料,酸得爽口。在热带地方,酸酸的味道可谓是避暑的极品。甜的是菠萝饭,将香味浓郁的紫米放在酸甜可口的菠萝里蒸上几个小时。那种滋味你不用想也可以知道有多么诱人。傣昧里面有一道著名的“苦”菜――撒撇,通常的说法是用牛小肠中业已经过胃的消化、与肠液和胆汁搅和过的积存物取出,压挤出其深绿色液体同剁碎的牛脊肉加蒜、葱、辣椒等各种调料均匀拌合,和米线拌和一道吃。撒撇一般人不太敢吃,而吃傣味已进入“高深”境界的人士较为钟爱,其实只要吃惯了都会爱上这种奇异的滋味。对于生活在热带潮湿地方的人来说,不吃辣椒是不可想象的,在西双版纳有一种涮涮辣,只要放到汤里面涮一下,这汤就辣了。当然,一般是吃不到这种巨辣的辣椒。但每道菜里放点红红绿绿的小米辣是免不了的。总能让人全身上下每个细胞都在美食的带动下被辣椒鼓动得燥热、火辣。还有一种甜的冷饮叫泡露达,做法颇为特别,椰奶里面放着干面包、西米露、果冻、冰块等原料。吃完酸辣的傣菜,再喝上一杯泡露达,就可以打着饱嗝轻松而舒爽地离开了。
傣昧菜的做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和其他的地方不太一样。那是得益于傣族生活的热带雨林,为他们带来了独特的原料。香茅草这种生长于热带的植物。为傣昧增加了无尽的香气,用香茅草缠裹起来烤制的鸡、鱼、肉。肉质酥脆沙嫩,香气氤氲充盈。让你想起童年无忧生活的天真和对那段日子无暇的向往,挖掘你的灵魂最深处快要遗忘的那些清醇和香甜。其他来自热带雨林的数百种野菜,稀奇古怪――名字怪、样子怪、吃法怪、味道怪,为傣昧带来了神秘的色彩。制作真正的傣味菜也不能用常见的锅碗,除了烧烤以外,煮饭要用竹筒,那清香深深浸入饭里,大有黯然销魂的滋味。而碗是芭蕉叶,所有的菜都用芭蕉叶盛上来。色彩的配合就让人食欲大开。
什么是绿色?什么是生态?能满足这个要求的饮食,大概就是傣昧了。品尝傣味,一定要到德宏、西双版纳去。周围是郁郁葱葱的雨林,金色的阳光映照着炊烟,飘荡在傣家寨子的上空。竹楼、竹椅、竹几一道道带着雨林芬芳,带着傣家风情的佳肴。用竹筒盛着,用芭蕉叶裹着,信手拈来两枝竹枝作筷。居也有竹,食也有肉,意境与美味在这里得到完美的结合。那一缕炊烟带来的是味觉、嗅觉、视觉、听觉和感觉上的无限遐想。
背景链接
云南民族众多,自然环境复杂,体现在饮食文化的多样性上。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已形成滇菜847种,其中民族菜肴近500种。云南少数民族饮食的特色可以概括为这样几个方面:绿、鲜、香。绿,指的是原材料,有春天食花、夏天食菌、秋天食果、冬天食菜之说,其原料全部天然,属绿色食品。鲜。是由于独特的地理气候环境,一年四季都能生长各种食品,又很少使用农药、化肥、激素,所以各种蔬菜,甚至肉类都可以生吃,或者简单的加工一下。香是指云南各民族都喜欢用烧、烤、煮、煎、炸来加工食品,这些菜肴的共同特点,就是香。云南各民族在不同的生存环境形成了各自的饮食文化,从菜肴风味、饮食习俗等各方面都独具特色。
彝族――砣砣肉
彝族的砣砣肉类似新疆的“手扒羊肉”,在制作上,一般是用鲜活肥硕的猪、牛、羊。立即宰杀后,切块烹制。小者如拳、大者如碗,不放椒盐。氽入清水中煮至六成熟后,再放在筛簸之中轻轻撒上一层盐水沫,吃时佐以土法腌制的一种干酸菜汤(有去油腥的作用),将砣砣肉抓在手上。边啃边嚼,由于这种肉做法特别,又不是很肥,吃起来越嚼越香,越吃越胃口开,所以,砣砣肉如今已成为一道很有名气的风味菜。
白族――乳扇
大理白族几乎家家养乳牛,户户飘奶香。乳扇就是用本地乳牛的奶制作而成。制作方法是先将“酸水”加热后,再舀入鲜奶轻轻摇晃,凝成絮状,再用竹筷摊成薄片,卷在竹架上风干即成。因形状如斜扇,故名乳扇。乳扇的烹调方法多种多样,煎、蒸、烤、烫、烩、炸、煮、炒皆可。
纳西族――丽江粑粑
丽江粑粑是纳西族独有的风味食品,有着悠久的历史。其特点之一是色、香、味俱佳,其制作的主要原料是用丽江出产的精细麦面,和成面团,擀成一块块薄片,抹上植物油,撒上火腿末或白糖后卷成圆筒状,两头搭拢按扁。中间包入芝麻、核桃仁等佐料,再以平底锅文火烤熟煎成金黄色,即可制成。丽江耙粑分为咸甜两类,可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关系及对学生作用的研究.doc
- 隐藏在林果业盛名背后的尴尬.doc
- 隔河相望的树.doc
- 隧道工程项目质量控制概念的辨析.doc
- 隧道施工中有轨运输防干扰技术探讨.doc
- 隧道洞口施工地表预加固技术及应用.doc
- 隧道里的风景.doc
- 难以翻越的高墙.doc
- 难忘今宵 难忘酒.doc
- 难忘伊朗茶室.doc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1化学发光分析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0分子荧光分析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2色谱分离过程.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5气相色谱仪与固定液.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4色谱定性定量方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6气相色谱检测器.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9液相色谱固定相与流动相.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7气相色谱分离条件的选择.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8液相色谱仪器与类型.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3 原子光谱和分析光谱.pdf
最近下载
- 制造企业数字化中台技术中台数据中台业务中台建设方案(20页PPT).pptx VIP
- 防跑道侵入考试卷附答案.doc
- 3-1牛顿第一定律(解析版)—2024高考物理一轮复习100考点100讲.docx VIP
- 社会治安管理处罚法全文.docx VIP
- SL252-2017 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pdf VIP
- 监理例会会议纪要范文.docx VIP
- 新时代下黄河文化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探索.docx VIP
- SL260-2014 堤防工程施工规范.docx VIP
- 公司治理与股权激励董.pptx VIP
- 新解读《GB_T 12604.3-2013无损检测 术语 渗透检测》最新解读.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