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长庆樊家川油田快速发展的文化内涵).docVIP

探寻长庆樊家川油田快速发展的文化内涵).doc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探寻长庆樊家川油田快速发展的文化内涵)

探寻长庆樊家川油田快速发展的文化内涵   曾经奄奄一息濒临关闭的长庆油田采油二厂樊家川油田,其日产能力由两年半前的106吨猛增到了今年7月初的1000吨。是什么原因促使樊家川油田焕发了二次青春,其快速发展的文化内涵又在哪里?   由重开发井到探井开发井并重,观念一转天地宽   1987年投入开采的樊家川油田,其原油产量几经周折,20世纪90年代中期产量最高时,日产达到了500余吨,而到2008年的低谷时仅有70多吨。   “寻找新的储量,拓展新的区域,在油田的发展中至关重要。只有把探井当‘宝贝’,才能给油田开发开辟更大的市场!””作为一名石油院校地质专业毕业的科班生,樊家川作业区经理赵江涛对记者说:“我们正是把探井管理甚至放到了比开发井管理更加重要的位置,才有了今天原油产量的芝麻开花节节高!”   木34井打在距老区西南角20多公里外的地方。这里地理位置偏远,油井看管难度大。而2010年5月这口井刚一完成,主管樊家川油田的樊家川作业区,立即指派专人看管,不但获得试油产量40立方米,而且给上级决策部门提供了详细的地质资料。   以这口探井为依据,樊家川油田在这里实施滚动勘探开发战略,半年时间就建成了10万吨的生产规模。据有关专家预测,由于一口探井的作用,这里最终建成40万吨的生产规模也不在话下。在木34井探井尝到甜头以后,到2011年年初,樊家川作业区已接管探井65口,其中围绕环56井和环305井做文章,目前已在周围投产油井140口,新建了一个40万吨生产规模的区块。   让探井引路,为樊家川油田的大踏步发展,带来了希望的曙光。   由指令为主到管理者先干一步,火车要快头来带   “干部就要先干一步,火车还得头来带!”樊家川作业区各级管理人员利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及带来的良好效应,给这句话做了最完美的诠释。   用里167井区跑井班员工朱治银的话说,在樊家川油田,关键时刻冲在最前面的是领导,生产现场现身最多的也是领导,领导的身体力行就是对我们无声的命令。   今年年初,作业区副经理杨晓忠80多岁的母亲不慎腿部摔伤,生活不能自理。6月初,老人的病情日渐加重,在家人的多次催促下,他才回老家给老人准备后事,刚回家3天,看到儿子参加完高考,刚有一点闲暇时间,便将儿子支到了奶奶跟前,他却抽身回到了岗位上。   木34井区技术员王烔雯,2008年大学毕业后,繁忙的上产任务使他连续4年都没顾上回家。王烔雯说:“趁年轻,能有机会在这样快的发展中多锻炼,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个人失去一些也是值得的!”   说起领导的带头作用,赵江涛更是一位“拼命三郎”。2009年8月份,赵江涛刚从厂团委书记岗位调任作业区经理一职,就将铺盖卷、大衣等装到车里,并带上方便面、矿泉水连续41天奔波在投产现场与油井之间,没有在宿舍睡一个囫囵觉。   记者7月15日看到赵江涛时,与两年前的西装革履、修剪时尚的发型相比,邋遢、黑瘦了许多,不但体重减了10公斤,头发也剪成了寸头。“这样洗头方便,另外也可以减少外出理发的次数。”赵江涛如是说。   领导的“身动胜于声动”。这个作业区管理的油井由3年前的70多口增加到500余口,人员没有增加,油井管理水平反而大大提高。   由重法治到法治心治双管齐下,亲情管理聚人心   樊家川作业区认为:靠制度约束出来的人是被动的,而靠亲情激发出来的人是主动的。樊家川正是依靠制度管理和情感融化的双刃剑,增强了队伍的凝聚力。   在樊家川作业区,把每个员工的长处都看得像黄金一样珍贵。陶为伟组织能力强,就把他放到井区长岗位发挥作用;刘强技术过硬,就让他当地质组长……“在我们这里,哪怕你有某一方面特长,作业区也会组织有关的活动让你发挥作用。”作业区副经理何洁琼如是说。   作为一个老油田,樊家川作业区在力所能及改善员工工作生活环境,尽力做到让员工住得舒心、吃得放心、玩得开心的同时,还制定了员工“情绪不稳定、生活有困难、生病住院、工作出现困难、家庭发生意外、家有红白喜事、遇逢节假日及家有退休老党员老干部”的“八必访”制度。员工无论出现大小事情,作业区领导都能在第一时间送去关怀问候。   前段时间,炊事员张凤忠因女儿大学毕业后在家待业,思想不稳定,难以静心上班。作业区领导得知情况后,及时在作业区为他的女儿找了个临时岗位。后来了解他的女儿有艺术特长后,又联系到采油二厂艺术团上班。张凤忠逢人便说:“我遇到的困难,还没有想怎么去做,领导就替我分忧了,我真不知道怎么感谢领导!”   组织的关怀就是员工工作的动力。里167井区上产初期生活基地没有建成,30名员工挤在一家老乡的5孔窑洞里。5孔窑洞除一孔专门做饭外,其他4孔既是材料房、办公室,又是宿舍。整整两年时间,他们立足5孔窑洞,投产油井52口,建成了10万吨的生产规模,唱响了新时期的窑洞创业之歌。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