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上的酒文化.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餐桌上的酒文化.doc

餐桌上的酒文化   现象一,主宾入席先敬酒。      首先,在客人中,尊者必须坐首席。这一点当然无可厚非,符合中华代族几千年来留下的传统美德。应是重要的酒文化现象之一。什么是首席呢?首席就是由主家请来的重要客人,安排在送饭菜的正对门口处中央向外的位置,(在山东和河南、山西的个别地方,是由主陪人坐在这个位置,重要客人坐在靠主陪人的右下侧)。其次敬酒,敬酒是在饭菜上齐后,由主陪人先作个简要的欢迎仪式。欢迎仪式:一是介绍入座的来宾身份和陪客人的身份,二是做个欢迎辞,然后便开始领起同桌人共同碰杯饮起第一杯,接着吃点菜后再共同碰杯饮起第二杯,直到三杯完毕,也叫酒过三巡后,也叫头三杯后,主陪人便站起来,手持酒杯和酒壶从身边最尊重的客人开始,依次向客人和客人的随从一一敬酒。敬酒中,往往是敬两杯,碰一杯或两杯,一杯酒是不允许的,那叫一条腿没法走路,两杯酒是双喜临门或成双结对。主陪人敬过酒后,副陪人也要像主陪人一样,依次向客人及客人的随从敬酒一遍。直至所有陪客人轮巡敬过一遍后,才开始由客人的一方按主要客人和次要客人依次向主陪人、副陪人一一回敬酒。这样完毕后,下边就是“自由”活动了。也是“酒戏”的大演唱正式开幕了。      现象二,在数难逃过通关。      当餐桌上酒过三巡的礼节过后,“自由”活动的项目首先是“过关”。过关也往往先由主陪人开始过。主陪人也要先从主宾开始,依次向下进行。打关中,先要把桌上所有的酒杯兑上并满上酒,然后必猜拳或抓阄,或起扑克牌数点子,或锤打剪子布包锤,或猜手中有没有东西,或摇色子数数字,等等。堪说花样百出,方式千秋。总之,不管用哪种方式,必须桌上每个人都要参与,每人打一圈,人人都有份,如此下去,很快把氛围都激活了。      现象三,猜拳行令大吆喝。      为什么说猜拳行令大吆喝呢?这是因为随着猜拳行令的潮起潮落,越到最后,酒桌上的吆喝声就会越畅快,越宏亮,所以,笔者把它称为流畅的大吆喝。尤其是在吆喝的过程中,酒令也是十分有趣的。现摘录如下:   一是:一定升(官)啊!二是:咱俩好啊!三是:三桃园啊(也叫桃园三结义)!四是:四季发(财)讶!五是:五魁首啊!六是:六六顺啊!七是:巧妻(七)美讶!八是:八大仙啊!或八八发啊!九是:久常友(酒常有)啊!或九九顺啊!十是:满十福啊!零是:没有啥啊! (或空啊、宝啊等)。   这种喝法,是满桌沸腾,群情激昂。另外,中间还有“和稀泥”和“打胜家”之说。所谓“和稀泥”,就是在三个人参与猜拳中,当其中两个人完毕后,第三个人和上边两个的其中之一(指输家)猜枚就是“和稀泥”,如果与其中的赢家来枚,就叫“打胜家”。这些,多半是河南的规矩。      现象四,乘兴上楼难下来。      这种形式豫南一带表现的尤为突出。具体做法是:比如同桌共有十人就餐,第一个过关人与应关人进行猜拳时,先把十个酒杯放在一起,全都酌满酒,然后,两个人开始划拳,输者就一次喝完两杯酒,这便是上了第二层楼。再接下进行下一轮,这次是三杯酒,划拳后输者就一次喝完三杯酒。如此从第一第二直到第十杯酒,全都酌满放在一起,二人仍继续划拳,输者就一次性喝完这十杯酒,这才叫刚上十层楼。然后,如果再在楼上看看风景观观光,可以一次性十杯连续喝上几个轮回,直到观光结束,再开始从第十层(也是十杯酒)漫漫一层一层往下来,即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全部回到最初的一。这样才算“上下楼”圆满结束。在此“自由活动”中,一个“楼上楼”活动结束,只有极个别“英雄好汉”能下了楼,多数没走到“楼”上就倒在“楼道”里了。很酷,也很过瘾。      现象五,不宜喝酒别沾杯。      为什么别沾杯呢?这是因为一沾杯就丢不下了。只要喝上一滴酒,就要一杯杯接着和大伙一块喝下去,否则,不能过关。除非同桌中最能喝酒的那位说不喝了,所有在桌的人方可罢休,否则,谁不喝就是大错特错。这种情况多半发生在山东,他们这里哥们义气非常浓,喝酒很豪放,很真诚,很执著,很重情重义。在场者不管哪位喝醉了,醉如稀泥,那才大快人心呢,才够哥们朋友,才算可交的朋友,否则,就不可交往了,会喝酒者就会看不起不能喝酒者,甚至还会对你耿耿于怀,不能喝酒者从此就成了“另类”。往后自然也没酒友了,别人都会看不起你。      现象六,互换酒杯试真情。      在云南、贵州和中国的北方一些地方,喝酒时主宾在喝过一杯的一半后,就必须先由主家与客人互换杯酒,不然就是对对方的不尊不敬不忠,究其原因,据说很早以前,他们的祖先部落喝酒时总怕被别人在酒中下了毒药,必先由主方喝下半杯酒换过来,对方才开始喝。他们的这种喝酒方式,主宾在一块先倒满酒,分别端起来,第一杯先敬天,第二杯要敬地,第三杯敬祖宗,第四杯敬客人,即主宾对喝半杯后由主家与客人互换酒杯,把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