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8几何光学
* * * * * * * * * * * * * * * * * * 198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电子显微镜的发明者卢斯卡和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发明者宾尼格和罗勒,他们的发明使科学家有了一双能看见原子的眼睛,为人类探索微观世界做出了巨大贡献。 早在17世纪,人类首次通过玻璃透镜观察到了水中的微生物。到了19世纪,光学显微镜的应用使医学和生物学取得了很大进步,但由于光波波长对分辨率的限制,光学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还不能满足科学家探索微观世界的需要。 1931年,卢斯卡和诺尔根据磁场可以会聚电子束这一原理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的原理同光学显微镜相同。光学显微镜通常是利用电灯作为光源。电灯发出的光波被聚光器汇聚到透明物体上,然后经过物镜等一系列透镜形成放大的图像。而电子显微镜是用电子束而非可见光来成像的。简单说电子的行为同光波相似,但是其波长较光波的波长小几百倍,这就使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大大提高。在电子显微镜中,磁场的作用类似于光学显微镜中的透镜。随后,科学家又发明了扫描电子显微镜。它主要是用来研究固体表面形貌的,它可以得到固体表面的三维效果图像。 1958年,我国成功地研制了第一台电子显微镜。现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电子显微镜技术和功能也日益进步,放大倍数已超过1000多万倍,并在材料、生物、医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电子显微镜可以获得许多引人入胜的显微图像,其逼真度和立体感令许多外行着迷。通过电子显微镜,人们可以观察到气味分子进入蝴蝶触须的途径。材料科学家利用电子显微镜可以从原子尺度研究得到材料的微观结构及化学成分的信息。生理学家可以通过电子显微镜对神经组织进行研究,还可以动态观察病毒进入细胞的过程。用显微镜检查计算机芯片制造过程中的焊接裂缝会十分清楚。 1982年,宾尼格和罗勒发明了扫描隧道显微镜,1988年中国科学院白春礼和姚俊恩研制出了我国的第一台扫描隧道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是另一种研究物质微观结构的全新技术,其放大倍数可达上亿倍,它采用尖端只有一个原子的特殊探针对物质表面进行逐行扫描来获得原子尺度的图像,它也可以用探针对单个原子和分子进行操纵,对材料表面进行微加工。 20世纪电子显微技术的兴起,为人类获得新型材料以及促进现代医学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应用广泛的纳米材料就是在电子显微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肝炎病毒也是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的,它为21世纪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当一个点光源的衍射图样的中央最亮处刚好与另一个点 光源的衍射图样的第一最暗处相重合,则正常眼睛恰能 分辨出这是两个部分重叠的艾里斑,此时,这两个点光 源恰好能被分辨。 瑞利判据: 刚能分辨 瑞利判据 最小分辨角 r 最小分辨角: 分辨率: θ1 不可选择,可 显微镜: d不会很大,可 望远镜: 提高仪器分辨本领的两种方法:增大孔径,减小波长 例: 人眼的瞳孔的直径为0.4mm,两个点在明视距离处相距多远时,恰可被分辨? 解: 例:哈勃号太空望远镜 主镜口径为2.4m,它恰能分辨出相距1光年的两个天体,天体到地球的距离是多少? 解: 最小分辨角 分辨本领 增加分辨本领的方法 1.增大口径,受限制; 2. 减小波长。 X光衍射 电子显微镜 分辨率(Resolution)或分辨本领指能将被观察物体的细节形成清晰的像的本领。 ?:从被观察物体射到物镜边缘的光线与主轴夹角。 n:物体与物镜媒质间的折射率。 ?:照明光波的波长。 nsin ?:物镜的数值孔径,又叫镜口率。 分辨距离(resolving distance):能分辨物体上两点之间的最小距离,用Z表示。 提高显微镜分辨本领的两个途径: 增大物镜的数值孔径 N.A. (比如:采用油浸镜头) 减小照射光的波长λ (采用紫外线、电子射线) 盖玻片 n=1.52 n=1 β 干物镜 物镜(n=1.52) 油浸物镜 油 n=1.52 β 标本 油浸物镜(oil immersion objective)在物镜与物体或盖玻片之间加几滴香柏油。使显微镜不会产生全反射现象,使光束进入物镜的角度增大,导致显微镜的数值孔径变大。 干物镜:由于光线从光密媒质进入光疏媒质,若入射角大于42度,则光线全被全反射了。所以从物体发出的光线进入物镜的光束比较窄,导致显微镜的数值孔径变小。 通过增加光线的入射角,提高分辨率 光通量 The image of a point, fo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