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读《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部分内容有感
学生在拜读了陈寅恪先生的《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中的兵制部分内容后,对于其中介绍的府兵制尤为感兴趣。
府兵制是中国古代主要兵制之一,起于西魏大统年间,历北周、隋唐约200余年,至唐玄宗时被废。作为关中本位政策的主要内容,府兵制对于以后北周打败北齐起到了重要作用。那么他是如何起源的,其主要内容是什么,之后又是如何发展的。以下是学生的愚见。
起源:府兵制虽起源于西魏大统年间,由宇文泰所创。但在其创立之前以有很长远的拓跋一族的历史传统,除此之外亦有当时特殊的历史环境影响,故在二者相互影响之下宇文泰才创立了府兵之制。鲜卑族在外之时,在军事与行政上大致分为八部,其宗主为一部,其余分属七部,共为八部。每一部相当于一个军事单位,也可以说是一个部落,军将则为部落之酋长。军将与下属有直接隶属关系。这就使得诸多兵士多多少少具有了私兵的性质。(当中央政权要收权时,私兵的这种现象定然会成为当局的一种障碍。)陈寅恪先生曾在其著述中说道,初安帝统国,诸部有九十九姓。至献帝时,七国分人,使诸兄弟各摄领之,乃分其氏。七族之兴,自此始也。…凡此诸部,其渠长皆自统众;天兴元年十二月置八部大夫散骑常侍待诏管官,其八部大夫于皇城四方书四维面置一人,以拟八座,谓之八国。在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兵制一节中历史史料先生列举较多,凡此种种均可说明鲜卑旧时八部之制的渊源之深。宇文泰在击败侯莫陈悦后,其大将李弼拥万人来归。以后随着发展,宇文泰所掌握的军队有近三万人,分别由十二个将领率领。西魏大统九年二月(公元543年),高欢率兵十万渡过黄河,据邙山列阵。宇文泰领军与其大战,惨败。士卒损伤六万余人,耗费宇文泰数年心血所建立起来的大军,受到如此大的削弱,自是实力大减。加上鲜卑部族人数有限,所以邙山之战后所造成的一个客观事实是宇文泰不得不从汉族中吸收兵员;三月便宣布征募关陇地区豪强地主的武装。在北魏末年的关陇起义中,豪强地主为维护自己的利益,组织乡兵。(平时为奴隶,佃农。战时为私兵。)在东西魏分裂之后,这些武装并未解除。仍控制在豪强地主手中。宇文泰通过广募豪强以充军旅的这一措施,不仅加强了其中央军事实力,同时也削弱了地方势力,促进了武川军人集团与关陇地主的联合。此时,西魏军事实力不但加强,也出现了一批军事将领。这个时候的宇文泰与高欢相比仍不及之。所以若想与之相争必须有一不同于各方势力的制度来强化自身。府兵制的创立与推行便自然而然了。宇文泰为柱国大将军,都督内外军事,魏广陵王欣元氏懿戚,从容禁闼而已,此外六人(赵贵、李虎、李弼、于谨、独孤信、侯莫陈崇)各督二大将军,分掌禁旅,当爪牙御侮之寄,当时荣盛莫与为比,故今称门阀者闲推八柱国家。每个柱国大将军下有两个将军,每个大将军下有两个开府,共二十四开府。每个开府下有两个仪同,共四十八仪同;一个仪同领兵约千人,一个开府领兵两千、一个大将军领兵四千,一柱国大将军领兵八千,六柱国兵力合计约有四万八千人左右。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府兵制度不仅仅是仿鲜卑旧时八部之制。当时宇文泰使苏绰、卢辩等以《周官》之文比附其鲜卑部落旧制。八柱国中六大柱国掌实权统兵符合周礼六军之制便是一鲜明例证。但这样做的原因亦是考虑长远。经过新编制的军队仍有一部分是鲜卑化的军队。尤其是武川军团,其前身是六镇鲜卑(大部分是拓跋族成员)。当年六镇起义最大的原因就是北魏孝文帝的封建化改革引起六镇鲜卑的地位与身份下降。这些士卒不能看到少数民族封建化是一种进步。他们看到更多的是自身地位的下降与利益的损失。因此才有之后的起义(高欢、宇文泰皆是在此之乱中兴起的豪杰)。宇文泰深知六镇鲜卑士卒的这种心理,于是仿鲜卑八部之制创立府兵制度(循旧制的一种表面现象),但又为笼络军内汉族军士,则又必须为府兵制度再添加些理论依据(即宇文泰使苏绰、卢辩等以《周官》之文比附其鲜卑部落旧制)。由此经过新军制改革后的军队不论是从素养上还是从士气上都有所提升。这也是宇文泰眼光独到之处。鲜卑旧时八部之至虽然地位平等(陈寅恪在《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中分析说到宇文泰在府兵制之前对于其他军事将领并无优势,乃是机缘之下才得一军之长之实。先生说:“(贺拔)岳果为(侯莫陈)悦所害,其士众散还平凉,惟大都督赵贵率部曲收岳尸还营。于是三军未有所属,诸将以都督寇洛年最长,相与推洛,以总兵事。洛素无雄略,威令不行,乃谓诸将曰:“洛智能本阙,不宜统御,近者迫于羣议,推相摄领,今请避位,更择贤材。”于是赵贵言于众曰:“元帅[贺拔岳]勋业未就,奄罹凶酷,岂唯国丧良宰,固亦众无所依。窃观宇文夏州速迩归心,士卒用命,今若告丧,必来赴难,因而奉之,则大事集矣。”诸将皆称善。”),但这一特征在府兵制中并未体现。其一,以六大柱国统兵,比附周官六军之制,元魏宗室不握实权,一石二鸟。(1收拢汉族军士之心。2削弱元魏宗室实力)其二,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