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作品的渔父形象修改版.ppt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典文学作品的渔父形象修改版

古诗词中的渔翁意象 ;渔父,作为一类虚构的人物形象,经常闪现在我国古代文学和绘画当中,尤其是古典诗词之中。他们时而出没于茫茫雪江之上,时而出没于斜风细雨之中,时而坐忘于渭水之滨。他们有的劝诫人生,出世隐居;有的潇洒出尘,恬淡闲适;有的清高孤傲,愤世嫉俗;有的蔑视功名,全身远祸;有的待时而动,用世立功。但不管怎样,他们却都有一个共同之处,即都是一个隐者。在我国的古代文学的诗词中,可以说渔父就是隐逸的象征,是一个隐逸的符号,但是其所包含的意蕴却又远远超出了隐逸的精神界限,影响着历朝历代的文学发展。;在文学史上,最早描写渔父并赋予其超越性意义的当首推《庄子·渔父》与《楚辞·渔父》。《庄子·渔父》虚构了一个“须眉交白,被发揄袂”的渔父,作为道家思想的代言人,批评孔子“苦心劳形以危害其真”的救世行为。可以说,《庄子》中的渔父形象就是往来于江海之上,隐居避世的一类人物的代称。《楚辞·渔父》描述了屈原和渔父的一段对话。渔父劝诫屈原:“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当屈原表示“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也不能“蒙世俗之尘埃”时,渔父便“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了。正如汉代王逸《楚辞章句》所指出的:这是一位“避世隐身,钓鱼江滨,欣然自乐”的渔父。 很显然,《庄子》与《楚辞》中的渔父,都是代表避世思想类型的人物。他们世故通达,隐居避世,钓鱼自乐,与世无争。同时,《庄子》与《楚辞》中的渔父也是一个潇洒出尘的闲适者形象。正因为避世隐身,与世无争,才会往来于江海之上,执竿而钓,欣然自乐。 ;渔父代表一种遗世独立的清高隐逸的人格理想。 王逸《楚辞章句》云:“渔父避世隐身,钓鱼江滨,欣然自乐。”《楚辞》中的渔父,都是避世埋名的隐士,而并非靠捕鱼为生的渔人。渔父是隐士的象征,一方面他保持高洁的品性和情操,厌倦尘世的纷扰,但并不一味陷入矛盾和痛苦之中;另一方面追求一种无拘无束的、自由的人生境界,把这两个结合到一起了。一方面有一种高洁的人格和人生境界,另一方面我还要自由,要摆脱社会的一些名钩利锁,或者其他方面的束缚。。渔父的形象已经作为一种文化符号。这个符号就是坚持操守、追求自由这样一种人生的代称。 ;“渔父”意象构成要素 ;自庄屈作《渔父》篇之后,“渔父”已成为一个经典的文学意象,在文人笔下,打渔已没有了谋生之苦,而是多了些闲情雅趣:“渔得鱼心满意足,樵得樵眼笑眉舒。一个罢了钓竿,一个收了斤斧,林泉下偶然相遇。是两个不识字渔樵士大夫,他两个笑加加的谈今论古。”([元]胡绍开《沉醉东风》);“江干多是钓人居,柳陌菱塘一带疏。好是日斜风定后,半江红树卖鲈鱼。”([清]王士祯《真州绝句》)因为庄屈二人所创立的渔父意象在前,所以即使诗句中所描述的是真实的渔樵生活,作者也已在其中寄寓了对于隐士理想的向往。 ;其次是“父”,“父”又写作“甫”,为老年男子之称。老年人历经沧桑坎坷,明于得失,归心淡泊,自然非少年人锐意进取可比。古称人老之后不归禅则归道,清代龚自珍诗曰:“烈士暮年宜学道,才人老去例逃禅”,可见“渔父”为一老年男子形象,在年龄和心态上与隐者亦相吻合。 ;第三是“水”, 而南方楚地又是道家文化的发源地,道家认为水是万物之本,品行谦逊、亲附万物而公正无私,因此水又可以作为道的象征。《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暗示道家的理想追求。 ;《庄子 天运》说:“水之性不杂则清,莫动则平,郁闭而不流,亦不能清,天德之象也。”“天德之象”亦即“天道之象”。在道家看来,水既是万物之本,又直接象征着天道。因此,渔父意象体现了道家亲近自然、与世无争的理想,这也是历代文士多隐于渔的关键。 ;第四是“舟”,有渔父必有舟,而此舟又必是小舟,惟此方可远离尘嚣,与水、与自然作最紧密的接触。苏轼《赤壁赋》称“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舟如一叶,以况其小;古代曾有画家作《渔父图》,因船上有帆而受到讥评:只有小舟才能获得随波漂游、与世同波、“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的境界。 ;第五是“钓”,钓意味着耐心、等待,意味着隐者的介于“兼济”与“独善”之间。隐者垂钓,其用意均在“若存若亡,若食若不食”,此一境界无疑正是隐者所特别追求的。欧阳修说:“醉翁之意不在酒”,钓者之意自然也不在鱼。   ;古代有两大独钓者,一是姜太公,姜太公年近古稀,仍垂钓于磻溪,他所用不是弯钩而是直钩,后有“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典故流传于世,他钓的是周文王,是自己大展鸿图的机会;二是严子陵,号称“惟巢由乃可与并驾”的严子陵,是汉光武帝幼时的同窗,私交颇好,然刘秀多次相请,他却一生不仕,隐于浙江桐庐,垂钓终老,所以李白称其“昭昭严子陵,垂钓沧波间”,他钓的是名,千秋万代的高士之名: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

文档评论(0)

aww446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