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官方完整版高考语文考纲说明(含题型示例)剖析2.docVIP

2017年官方完整版高考语文考纲说明(含题型示例)剖析2.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年官方完整版高考语文考纲说明(含题型示例)剖析2

2017年高考语文考纲说明 Ⅰ.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一、考试形式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二、题型 试卷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古文断句题、古文翻译题、简答题、论述题、写作题等。 三、试卷结构 试卷分为阅读题和表达题两部分。阅读题70分,分为两类:现代文阅读35分,古代诗文阅读35分。表达题80分,分为两类:语言文字运用20分,写作60分。 阅读题分为现代文阅读和古代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包括:论述类文本阅读,3题9分;文学类文本阅读,3题14分;实用类文本阅读,3题12分。古代诗文阅读包括:文言文阅读,4题19分;古代诗歌鉴赏,2题11分;名句名篇默写,1题5分。 表达题分为语言文字运用和写作。语言文字运用,5题20分;写作,1题60分。 全卷共22题。 Ⅱ.考核目标与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和《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结合教学实际,确定高考语文科考试范围与要求。 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要求能识别和记忆语文基础知识、文化常识(知识)和名句名篇等。 例1 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2013年高考全国Ⅰ卷) (1)足蒸暑土气, , ,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2)五步一楼,十步一阁; ,檐牙高啄; ,钩心斗角。(杜牧《阿房宫赋》) (3)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苏轼《赤壁赋》) 例2 补写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2015年高考全国Ⅱ卷) (1)《庄子·逍遥游》指出,“ , ”,就像倒在堂前洼地的一杯水,无法浮起一个杯子一样。 (2)白居易《琵琶行》中“ , ”两句,写的是演奏正式开始之前的准备过程。 (3)杜牧《赤壁》中“ , ”两句,设想了赤壁之战双方胜败易位后将导致的结局。 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要求能够领会并解释词语、句子、段落等的意思。 例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013年高考全国大纲卷) A.客厅墙上挂着我们全家在桂林的合影,尽管照片有些褪色,但温馨和美的亲情历历在目。 B.为了完成在全国的市场布局,我们三年前就行动了,特别是在营销策略的制订上可谓处心积虑。 C.沉迷网络使小明学习成绩急剧下降,幸亏父母及时发现,并不断求全责备,他才戒掉了网瘾。 D.他在晚会上出神入化的近景魔术表演,不仅令无数观众惊叹不已,还引发了魔术道具的热销。 例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014年高考全国Ⅰ卷) A.作为古希腊哲学家,他在本体论问题的论述中充满着辩证法,因此被誉为“古代世界的黑格尔”。 B.古代神话虽然玄幻瑰奇,但仍然来源于生活现实,曲折地反映了先民们征服自然、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C.本书首次将各民族文学广泛载人中国文学通史,但就其章节设置、阐释深度等方面依然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D.由此可见,当时的设计者们不仅希望该过程中艺术活动是富有创造性的,而且技术活动也是富有创造性的。 例5 阅读下面论述类文本,完成试题。(2014年高考全国Ⅰ卷) 悲剧产生于社会的矛盾、两种社会力量的冲突。冲突双方分别代表着真 与假、善与恶、新与旧等对立的两极,却总是以代表真、善、新等美好的一 方的失败、死亡、毁灭为结局,他们是悲剧的主人公。因为他们的力量还比 较弱小,还无法与强大的旧势力或邪恶力量抗衡,正义的要求不能实现,于 是形成了悲剧。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指出,悲剧描写了比现实中更美好同 时又是“与我们相似的”人物,通过他们的毁灭“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感情得到陶冶”,即产生净化的作用。 然而,悲剧不仅表现冲突与毁灭,而且表现抗争与拼搏,这是悲剧具有审美价值的最根本的原因。鲁迅说过:“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种毁灭是抗争、拼搏以后的毁灭,抗争与拼搏体现了人的一种精神。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从天上盗取火种,触怒了主神宙斯,被锁在高加索山崖上,每日遭神鹰啄食肝脏,但普罗米修斯毫不屈服,最后坠入深渊。罗丹的大理石雕塑《马身人首》中,人臂绝望地扑向一个它所抓不到的目标,而马足则陷于尘土不能自拔,表现出人性与兽性的冲突,象征着灵与肉的斗争,具有强烈

文档评论(0)

mmhgfdh + 关注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