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 为M档提速.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摄影 为M档提速

老是看到這方面的爭論,我總覺得很無奈,一些爭論的理由都脫靶了。我以前寫過一篇博客叫《究竟誰比誰更快?》。因為經常有身邊玩攝影的朋友跟我說:我相機只用M檔,A檔(光圈優先)或S檔(快門優先)不利於攝影習慣的培養和測光能力的提升,而且我用M檔比用A檔速度快。當時我爲了批駁他們所謂的更快的說法寫了一篇東西,今天我把東西翻出來稍微調整一下,來說說M檔和A檔究竟誰比誰更好。 先簡單說說我自己的相機使用史,我從讀大學開始接觸攝影到現在,正好十年過去了,去年才買了第一台數碼相機D90,此前所有的機器均為老式手動膠片機,除了一台R3A和一台G2,都沒有A檔模式。可以說過去我基本是用M檔在拍攝照片。 但是不是我就是個M檔的忠實支持者呢?我隨便拿個拍攝場景舉例。 在M檔模式下,掏出相機沒有動光圈環和快門撥盤之前,相機已經處在了一個預置的曝光組合下(就是你上一次用相機時光圈快門停留的位置)。比如說ISO100,F4,1/30。如果我想以F16作為拍攝光圈,我先把光圈轉到F16(動作m1),這時候測光表會顯示過曝,然後我把快門撥到1/125(動作m2),測光表顯示曝光正確,於是我按下快門(動作m3)。如果處在某種復雜環境光狀態,我把光圈轉到F16(動作M1),然後我把快門撥到1/500(動作M2),測光表顯示曝光正確,但是根據經驗我覺得需要增加一檔曝光,於是我又把快門撥到1/250(動作M3),測光表儘管顯示過曝一檔,但我知道這就是我要的曝光組合,於是我按下了快門(動作M4)。 在A檔模式下,沒有動光圈環之前,相機也處在一個預置的光圈值下。比如說也是ISO100,F4。然後按下快門前,我把光圈轉到F16(動作a1),這時候相機自動將快門設為1/125,我按下快門(動作a2)。如果處在跟前面提到的相同的復雜環境光狀態,我把光圈轉到F16(動作A1),這時候相機自動將快門設為1/500,我撥動曝光補償撥盤(動作A2),儘管測光表顯示過曝一檔,但我知道這就是我要的曝光組合,於是我按下了快門(動作A3)。 按這樣的比較,你會發現,A檔總是能比M檔少一個動作。 有人說根據經驗很多場景不需要進行測光就把曝光組合判斷出來,如此像M2那個動作就可以省去直接跳到M3這個動作。你看你自己都說到了經驗。你之所以能做出跳過M2直接M3的操作動作,是你對複雜光線環境下如何曝光補償已經有了經驗,你知道在這種情況下應該欠爆一檔,充其量你只能說自己用M檔的速度比經驗沒有你豐富的人用A檔快。但既然你經驗那麼豐富,用物理上原本就少一個動作的光圈優先,豈不是應該更快麼? 當然,很多人不是爲了追求快,而是追求好。所以我們還得繼續討論下去。 对同一台机器来说,M档和A档的測光原理和方式是一模一樣的,給出的結果也一模一樣,只是操作步驟不同。A檔是當你選擇一個光圈后,機身根據測光提供一個快門速度,M檔是當你選擇一個光圈或快門,你自己轉動另一個,機身通過曝光提示引導你尋找正確值。至於按不按這個測光結果來按快門則還是取決於個人的經驗判斷。大多數情況我們可以相信這個測光結果,光線複雜情況下需要根據這個測光結果進行曝光補償,兩種模式的補償方式,M是轉動光圈或者快門調整,A是轉動曝光補償撥盤。理論上說,光圈環或快門撥盤就是個大號的曝光補償裝置。 既然原理方式結果都一樣,爲什麽哪個模式一定比另一個更好呢?那種說M檔比A檔更有利於培養良好習慣和能力的說法,我不能認同,而什麽只用A檔萬一哪天A檔壞了或者換了臺只有M檔的機器就不會用了的說法則更加誇張。無論用M檔還是A檔,都必須掌握曝光控制的知識,只不過兩種模式操作方式不同而已,一個能使用A檔模式的人如果換成M檔就不會用了,只能說他A檔也不會用,完全是當Auto檔來用了。拍攝經驗是在拍攝成果產生后通過對作品成敗總結積累得到的,而不是通過選擇更手動的操作模式得到。 還有一種把A檔與M檔的區別混淆為有測光和無測光區別的錯誤認知,認為M檔能培養更準確的測光能力。測光能力不是靠沒有測光的機器來培養的,那個培養的叫肉眼估光能力,直接把机身测光关了,或者使用不帶A檔的機器,這時候A檔模式直接掛掉只能用M檔。但肉眼估光的能力我认为既鲁莽又不负责,平時隨便拍拍阳光十六法则可能够用了,想要拍出對自己負責的作品,就應該老老實實地測光。不管是用A檔還是M檔,長期經驗積累都能讓你對特定拍攝條件下光圈快門的組合有一個下意識的認知,這是對光線判斷的經驗積累,不是對操作動作經驗的積累。 要说M档的好处,我觉得真正的好处是你想转光圈就转光圈,想转快门就快门,是一种“想谁优先谁就优先模式”。但是爲了方便,我現在能用A檔就用A檔,所有的拍攝前腦袋裡過的東西都一樣,只不過手上動作少了一個,何樂而不為?M檔我現在幾乎只在夜拍時使用,沒辦法B門在M檔上。

文档评论(0)

pxoc6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