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唐玄奘西行取经教程.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5.唐玄奘西行取经教程

“奘”读zàng;,“壮”与“奘”的区别 中国四大名著 1,《西游记》,明代,吴承恩 2,《三国演义》,元末明初,罗贯中,中国的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 3,《水浒传》,元末明初,施耐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长篇小说,开创了白话章回小说的先河 4,《红楼梦》,清代,曹雪芹、高鹗 玄奘 唐高僧,佛教学者、旅行家。洛州缑(gōu)氏县(河南偃yǎn 师)人,俗姓陈,名袆(huī )。世称唐三藏,意谓其精于经、律、论三藏,熟知所有佛教圣典。为我国杰出之译经家,法相宗之创始人。 三藏:佛教典籍的三种形态,经藏是佛说的佛经,律藏是戒律,论藏是后来的弟子们来著书立说,解释佛经及戒律等是了不起的著作,只要精通经藏,律藏,论藏的人就可以被称之为三藏法师。 玄奘(zàng)缉拿(jī)高僧(sēng) 天竺(zhú) 堡垒(lěi)朝拜(cháo) 束手无策 百折不挠 家喻户晓 一筹莫展 不屈不挠 众所周知 无计可施 尽人皆知 束手无策:束、捆绑;策、计策,就像双手被捆住一样无法解脱,形容遇到问题毫无解决办法。 百折不挠:折、挫折;挠、弯曲;比喻屈服,无论受到多少挫折都不退缩不屈服。 家喻户晓:喻、明白;晓、知道;家家明白,户户知道。形容人人皆知。 浏览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一、(1)取经原因 二、(2-10)取经经过 三、(11-13)取经影响 读课文的第一部分,大家共同思考: 玄奘西行取经的原因是什么? 从中你能悟出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僧人? 治学严谨 默读取经经过(2-10)自然段,思考: 玄奘西行取经,途经哪些地方? 偷渡出国 玄奘早就想申请去天竺,但唐朝政府不批准。 贞观三年(629 ),玄奘偷越国境,义无反顾的向西而去。 (长安—凉州—玉门关—高昌—西域—天竺) 北关小学 出行路线 边读边思考,取经过程中,玄奘遇到哪些困难,他是怎么对待的,从中你感到他拥有一种怎样的品质? 玄奘想折回第四堡去取水,走了十几里,忽然想起临走的时候,他曾经立下誓言,不到达目的地, 决不后退一步。 “从不达目的决不后退一步”,可看出他有着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 从第8自然段,你可以感受到什么? 名震天竺 玄奘到印度以后,游历各地,朝拜圣迹,向高僧学习,在印度留学期间学习优异,为当时印度各国所推崇 。 学成回国 公元645年,玄奘带了六百多部佛经,回到了长安 。 玄奘西行求法十几年,从印度带回大量的佛经,这些真经是佛家教义的种子,只有翻译成中文它们才能在中国生根发芽,否则印度留学所创造的辉煌将变得毫无意义。 读最后一部分,结合资料思考,玄奘回国后潜心做了哪些事情? 翻译佛经。 玄奘对许多以前佛经的翻译都不满意,为此他有选择地进行了重译。在长安的大慈恩寺,玄奘专心翻译从天竺带回来的佛经。

文档评论(0)

mmhgfdh + 关注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