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客家围屋之发生、发展与消失.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赣南客家围屋之发生、发展与消失

南方文物 ReliceFmm‘South 2001年第4期 赣南客家围屋之发生、发展与消失 万幼楠 闽西土楼、粤东围拢屋和赣南围屋,是 闽粤赣边客家大本营里具有各自特色的客 家民居。闽西土楼高四层,外观或圆或方,大 悬山、厚土墙,体量巨大,强调的是聚合性; 粤东围拢屋高一层,前方后圆,前低后高,门 坪前有一口半月形的水塘,采光、通风、排水 俱佳,强调的是可居性;赣南围屋高二至三 层,外观方形,四角构筑炮楼,短硬山,砖石 墙,专曼萝-气登调篓苎璧竺篓。。揲翻固始 图一燕翼围,1额“ ““开”“一 但是,作为一种建筑形态,土楼和围拢 屋,自明代产生后一直延续到今都在兴建, 18个县、市、区。赣南围屋,主要分布在龙南、 成为一种传统的建筑文化,而赣南围屋自明 定南、全南(地方习称:“三南”)、寻乌,以及 晚期产生后,到民国初年便断然消失。那么, 安远、信丰的南部,大致恰好分布在江西南 明代晚期至民国初年,伴随围屋兴亡的社会 端嵌入粤东北的那部分版图。此外,在石城、 背景、建筑根源是什么呢? 瑞金、会昌三县分布有少量的小土楼和零星 本文拟从赣南围屋的概况、围屋发生、 围屋;于都、宁都、兴国三县交界处则多行村 发展和消失的历史原因,围屋建筑形态的渊 围子(图二)。 源和演变关系、围屋民居的文物价值和建筑 围屋以龙南县的最具代表性,也最为集 意义等方面进行综述。 中。据不完全调查统计,现有围屋约200座以 一、围屋概况与评价 上,有些山谷村庄,往往一个自然村,便有 围屋,因它四面围合,其大门门额上多 七、八座围屋。形式上也最全,除大量方形围 有“某某围”的题名,如磐安围、燕翼围、龙光 屋,还有半圆形的围拢屋式围屋,近圆形围 围之属,故有是称。当地人或称之为“水围” 屋,以及八卦形和不规则的村围。结构上既 (可能为“守围”之音转),也有的将之与村围 有三合土和河卵石构筑的,也有青砖、条石 及有坚固围墙的民居统称为“土围子”或“围 垒砌的;体量上既有赣南最大的方围——关 子”(图一)。 西新围,也有最小的围屋——里仁白围(俗称 (1)分布状况赣南是指现属江西省赣 “猫柜围”,形容其小如养猫之笼)。定南县几 州市所辖(古代分属赣州府、南安府、宁都直 乎各乡镇均有围屋,但较零散,精品少,多用 隶州)的章贡区、赣县、于都、兴国、信丰、会 生土夯筑墙体,故屋顶形式也多为悬山,此 昌、安远、寻乌、龙南、定南、全南(以上为赣 为别县所少见。全南县围屋基本上采用河卵 州府)、大余、上犹、崇义、南康(以上为南安 石垒砌墙体,为了争取到多一层的射击高 府)、宁都、石城、瑞金(以上为宁都直隶州) 度,大部分围屋顶上四周砌有女墙和射击 ·29· 万方数据万方数据 (2)主要特征围屋是 种具有鲜明防卫特征的民 居。它以其巨大的尺度、冷 峻的外貌、完善的防御体

文档评论(0)

hhuiws148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2421430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