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重组gE蛋白指导.docVIP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重组gE蛋白指导.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重组gE蛋白 间接ELISA诊断方法的建立*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China Biotechnology, 2005, 25(12):29~33 王海燕1,2朱远茂1薛飞1**童光志1赵立平1相文华1韩文瑜3 (1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哈尔滨150001) (2 哈尔滨医科大学动物学部哈尔滨1500863 吉林大学农学部长春130062) 摘要以重组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gE蛋白,经纯化后作为诊断抗原建立了检测牛血清特异性gE抗体的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确定其最佳包被量为每孔1.075μg。样品稀释度为1:40,兔抗牛IgG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抗体稀释度为1∶5 000。判定标准为样品OD值大于0.582为阳性,小于0.472为阴性,在0.472与0.582之间为可疑。经抗特异性试验和重复性试验证明该方法特异性高、重复性好。在403份血清样品中,进口试剂盒检出234份阳性样品,该诊断方法检出248阳性样品,与进口试剂盒的符合率为94.3%,但该诊断方法检出率更高。在43份血清样品中,中和试验检出24份阳性样品,该诊断方法检出28份阳性样品,与中和试验的符合率为85.7%。应用该诊断方法调查了我国部分地区IBRV的感染率,发现这些地区的IBRV感染率为68.7%。 关键词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牛疱疹病毒I型糖蛋白gE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收稿日期:20050712修回日期:20050929 *国家“863”计划资助项目(2003AA241110),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资助项目(GA02B501) ** 通讯作者,电子信箱:xuefeicnh@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ovine rhinotracheitis virus,IBRV)属疱疹病毒科(herpesviridae)、α疱疹病毒亚科(Alphaherpesvirinae),在生物型上属于牛疱疹病毒Ⅰ型(bovine herpesvirus1,BHV1)。IBRV是牛的一种重要的病原,可引起牛严重的呼吸道感染﹑结膜炎、脑炎、产奶下降、子宫炎、肠炎、传染性脓疱性外阴阴道炎(IPV)和流产[1],该病还可引起继发细菌感染。一旦感染IBRV,病毒可潜伏三叉神经节或荐神经节造成潜伏感染或散毒,病牛可终身带毒,给本病的防制带来很大的困难[2]。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20世纪50年代首次在美国报道,70年代已经广泛流行于欧洲[3]。随着IBR在全球范围的广泛流行,各国也采取了不同的防制手段,包括屠宰阳性感染牛,使用修饰活疫苗﹑灭活疫苗或基因缺失标记疫苗等。尤其是gE缺失标记疫苗和gE/TK双基因缺失标记疫苗及其配套鉴别诊断方法在控制或消灭该病的根除计划中得到广泛的应用[4]。糖蛋白E(glycoprotein E, gE)是IBR病毒粒子的主要成分之一,它能够在病毒粒子表面及病毒感染细胞表面高水平表达,以细胞特异的方式影响病毒从感染细胞的释放,而且是中和抗体的主要作用靶位,因此gE是牛传染性鼻气管炎鉴别诊断的可靠标记[5]。gE基因对病毒复制是非必需的,但是gE基因缺失可影响病毒的复制及在细胞间的传播。Lehmann等[6]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并用4株gE特异性单克隆抗体鉴定了gE C端1个表位(氨基酸561~569),其它3株单抗没有显示特异性gE序列表位,但在gE富含脯氨酸区和N端与模拟表位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诊断主要包括病原鉴定和抗体检测。不同国家采取不同的诊断方法,如在丹麦阻断ELISA作为基础试验用于检测IBR抗体,其灵敏度是病毒中和试验的2倍。间接ELISA的灵敏度要比病毒中和试验高4~8倍。Florent等应用IgM抗体捕获ELISA法进行IBRV的早期感染检测,以针对牛IgM的第一单克隆抗体作为捕获抗体,而第二单克隆抗体用来测定特异性抗病毒抗体。经检测感染和自然感染牛的血清样品证明在临床症状出现后5~10d即可检测到IBRV。Ackermann等[7]建立了双抗夹心ELISA法,Kramps等[8]报道了ELISA是敏感、特异的检测方法Wellenberg等[9]制备了两种单克隆抗体,用ELISA法检测了IBRV。 2005, 25(12)王海燕 等: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重组gE蛋白间接ELISA诊断方法的建立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hina Biotechnology Vol.25 No.12 2005 我国自上世纪70年代从进口种牛中发现了本病,并已分离和鉴定了病毒。1980年从新西兰进口牛中检测到抗体,随后在本地牛群中也查到抗体,并从广西当地牛群中分离到病毒。国内部分省区血清学普查结果表明,北京、广东、广西、河南、河北、新疆、山东、四川等地的黑白花奶牛、本地黄牛和水牛中都有IBRV感染

文档评论(0)

wangjie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