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双黄连粉针剂的化学成分研究论文.doc
双黄连粉针剂的化学成分研究论文
吕本强, 张永勇, 罗佳波
【摘要】 目的研究双黄连粉针剂的化学成分,为明确双黄连粉针剂药效、毒效的物质基础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各种色谱方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并利用各种色谱和光谱技术鉴定所分离得到的化学成分。结果从双黄连粉针剂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经鉴定分别为:黄芩苷(baicalin,Ⅰ)、大黄酚(chrysophenol,Ⅱ)、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Ⅲ)、芦丁(rutin.freelpinellin,Ⅴ)和槲皮素(quercetin,Ⅵ)。结论除黄芩苷(baicalin,Ⅰ)、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Ⅲ)外,其它4种化合物均系从该制剂中首次分得。
【关键词】 双黄连粉针剂; 化学成分; 分离鉴定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from Shuanglhuanglian injection. MethodsShuanghuanglian injection anufactured according to Chinese Pharmacopoeia (2005), and separated n chromatography. Structures of the pounds ical character and spectral analysis.ResultsSix pounds Shuanghuanglian Injection. They pinellin (Ⅴ) and quercetin (Ⅵ).ConclusionpoundsⅡ,Ⅳ,Ⅴ and Ⅵ Shuanghuanglian injection for the first time.
Key ical constituents; 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双黄连粉针剂是由金银花、黄芩、连翘3味中药经提取精制而成的纯中药复方制剂,具有清热解毒、清凉解表的功能,主要用于外感风热引起的发热、咳嗽以及多种上呼吸道感染病症,已成为中医药治疗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首选药物之一,该药是具有抗病毒及抗细菌双重治疗作用的药物,199212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指定为全国中医医院急诊首批急诊必备中成药[1]。 但随着用药人群的增加,其不良反应报道也日益增多,主要表现在过敏反应(包括皮肤反应、过敏性休克、血管神经性水肿等);消化系统反应和静脉炎及其它等[2]。导致其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有个体、制剂、用法与用量等诸多因素,本研究从制剂本身入手,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探索其药效、毒效的物质基础。本文报道了其中6个化合物的分离和结构鉴定,其中化合物Ⅱ,Ⅳ,Ⅴ和Ⅵ为首次在该制剂中分得。
1 仪器和材料
XT-4型显微熔点测定仪(温度计未校正);JASCO FI/IR-480 Plus Fourier Transform红外光谱仪;BRUKER DRX400型核磁共振仪;Finnigan LCQ Advantage MAX质谱仪;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仪(Gilson公司),柱层析硅胶为青岛海洋化工厂产品;硅胶GF254薄层预制板、制备薄层为烟台化学工业研究所产品;所用化学试剂均为分析纯。连翘来源于河南,金银花来源于山东,黄芩来源于河北,购于广州市健禾药材公司,由本室鉴定。
2 方法与结果
2.1 制备与分离按2005年版《中国药典》注射用双黄连(冻干粉)项下制法,取一定比例金银花、连翘和黄芩共15 kg。将黄芩水提,然后采用酸沉碱溶法处理,所得沉淀乙醇洗涤后干燥,备用;再将金银花和连翘混和水提,然后采用水提醇沉法处理,滤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并浓缩得稠浸膏,备用。将两部分原料混和,溶解于水,冷冻干燥,即得注射用双黄连制剂。取自制注射用双黄连甲醇溶液,浓缩,经反复聚酰胺(乙醇-水梯度洗脱)、硅胶柱层析(氯仿-甲醇梯度洗脱),结合制备薄层和制备液相分离得到化合物Ⅰ,Ⅱ,Ⅲ,Ⅳ,Ⅴ和Ⅵ。
2.2 鉴定
2.2.1 化合物Ⅰm.p.260~261℃。盐酸-镁粉反应阳性。IR(KBr)γcm-1:3 380,3 260,1 660,1 600,1 572,1 551,1 495,1 451,1 407,1 253,1 201,1 146,912。ESI-MS(m/z):446(M)+,445(M-H)—。1H-NMR(DMSO-d6)δppm:12.58(1H,s,5-OH),8.63(1H,s,6-OH),8.07(2H,dd,J=1.8Hz,J=8.0Hz,2′、6′-H),7.60(3H,m,3′、4′、5′-H),7.05(1H,s, 3-H),7.00(1H,s,8-H),5.48(1H,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