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情趣教学理论发展的历程与特征论文.doc
古代情趣教学理论发展的历程与特征论文
摘要:情趣教学理论是我国古代教育理论中的宝贵传统,它经过了四个发展历程,逐步由教学方法、教学范式的讨论转型为对学说的创立、对理论系统的扩展。古代情趣教学理论,对于我们今天的教学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摘要:情趣教学理论是我国古代教育理论中的宝贵传统,它经过了四个发展历程,逐步由教学方法、教学范式的讨论转型为对学说的创立、对理论系统的扩展。古代情趣教学理论,对于我们今天的教学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古代情趣教学理论;教学方法;教学范式
古代的情趣教学理论,是我国教育史中最为璀璨的瑰宝之一。它的发展历程与特征,值得我们去挖掘与借鉴。
一、先秦两汉时期:探索提高效率的情趣教学法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争雄天下,竭力网罗人才。人才的竞争,成了富国强兵的焦点问题。如何尽快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成了教育家们最强烈的企求。在这种背景下,情趣教学应运而生。当时的情趣教学理论以提高效率为目的,提出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
一曰“乐以去忧法”。当时的教育家重视用“乐”的方法来提高教学效率,最有代表性的首推大教育家孔子。孔子本人是乐学的典范,他自称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之人(《论语·述而》)。孔子在乐教乐学上有很多论述,影响最大的一句当属:“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二曰“亲师信道法”。我国最早的一部教学论专著《学记》说:“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吕氏春秋》对教师的要求是:“善教者……视徒如己,反己以教,则得教之情矣。所加于人,必可行于己,若此则师徒同体。人之情,爱同于己者,誉同于己者,助同于己者,学业之章明也,道术之大行也,从此生矣。”
三曰“与心相适法”。“与心相适”的意思是教学内容要与学生心理需要相适应,否则就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大戴礼记·保傅四十八》上说:“故择其所嗜,必先受业,乃得当之;择其所乐,必先有习,乃得为之。”《吕氏春秋·适音》则认为:“耳之情欲声,心弗乐,五音在前弗听;目之情欲色,心弗乐,五色在前弗视;鼻之情欲芬香,心弗乐,芬香在前弗嗅;口之情欲滋味,心弗乐,五味在前弗食。欲之者,耳目鼻口也;乐之弗乐者,心也。心必和平然后乐。心必乐,然后耳目鼻口有以欲之。故乐之务在于和心,和心在于行适。夫乐有适,心亦有适。”
四曰“喻导激趣法”。先秦教育家认为,死记硬背或强行灌输,学生就会视学为苦事;有“喻”有“导”,学生就会兴趣大增。《礼记·学记》如是说:“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教矣。”
二、魏晋隋唐时期:推介情趣教学的范式
上述情趣教学的方法是零散的、个人领悟的,而魏晋隋唐时期的情趣教学理论转向了对教学范式的推介。
一为“顺其自然式”。这种范式的理论基础是古人的养生之道,它不主张对学生强扭硬拉,提倡因势利导,调动学生内部的乐学因素。嵇康说:“四民有业,各以得志为乐”,他认为名教也非万能灵药,不可四处硬套,因为“性有所不堪,真不可强”,教学者应敢于“越名教而任自然”。(嵇康:《释私论》)柳宗元曾写过一篇《种树郭橐驼传》的文章,用艺术化的手法倡导“顺其自然”之教学范式。该文高度赞扬郭姓老人种树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
二为“营造情境式”。这种范式主张采用各种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精神振作、思想活跃的前提下学习。曾经培养出诸如魏征、房玄龄这样杰出人才的隋末教育家王通,就是这种范式的实践者。他经常与学生乐在一处,笑在一处。史书记载,“子游马颊之谷,遂至牛首之溪。登降信宿,从者乐”;师生们边游边探讨问题,兴之所至则“喟然而歌”,气氛相当融洽,思维极为活跃。[1](511—513)
三为“诙笑啸歌式”。为了调节教学节奏,教师打破严肃死板的教学模式,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艺术,这就是“诙笑啸歌式”的范式。韩愈就是如此,当时的监生们很喜欢他的情趣盎然的发挥,评价其授课“讲评孜孜,以磨诸生,恐不完美,游以诙笑啸歌,使皆醉义忘归”。[1](593—594)韩愈素来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己任,但常常在教学中谈笑自如,诙谐风趣。当时有人对韩氏的做法提出了批评,讥之为“驳杂无实”,他回击说:“……昔者夫子犹有所戏。《诗》不云乎:‘善戏谑兮,不为虐兮。’《记》曰:‘张而不弛,文武不能也,’‘恶害于道哉?’”(《韩昌黎集》)
四为“会讲诘辩式”。这一时期的教育家们认为,要使学生能经常获得新鲜感,保持学习积极性,旧的教学格局就不能不破──教师要讲,学生也可以讲;要允许学生与学生之间、先生与学生之间互相质疑问难。例如,韩愈在国子监主事时,就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同步练习及单元测试(全册)(含答案).pdf VIP
- 山东省烟台市(新版)2024小学语文部编版小升初测试(培优卷)完整试卷(含答案).docx VIP
- 《干法》稻盛和夫.pdf-2019-02-13-13-27-03-150.docx VIP
- 筋伤-踝部筋伤(中医骨伤科学十三五教材)【57页】.pptx VIP
- 室内装修改造施工组织设计.pdf VIP
- 加利福尼亚州驾驶员手册简体中文版.pdf VIP
- 初中物理跨学科设计方案.docx VIP
- 毕业设计总结集锦3篇.docx VIP
- 2025年股东董事增资备忘录.docx VIP
- 八年级物理声现象单元测试卷.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