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木节水项目实施方案11精要.doc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苗木节水项目实施方案11精要

宜春市 袁州区 江西和顺景观园林苗木基地节水示范项目 实 施 方 案 批 准: 审 核: 设 计: 江西和顺景观园林公司 二〇一四年九月 目 录 1项目目标……………………………………………………………… 1 2水库水质现状………………………………………………………… 7 3编制依据原则和范围……………………………………………… 11 4项目实施的目的意义和必要性…………………………………… 14 5项目建设内容……………………………………………………… 16 6项目实施技术路线……………………………………………………26 7进度计划………………………………………………………………36 8工程投资概算和资金筹措……………………………………………39 9预期效果………………………………………………………………43 1项目目标 1.1自然条件概况 袁州区位于江西省西部,袁河上游,东经113°54′-114°37′,北纬27°33′-28°05′。东连新余,西临萍乡,南界安福,北接万载、上高和湖南浏阳,全区面积2532平方公里;总人口105万,现为宜春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1.2水文气袁州区属中纬度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区域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充足且无霜期长。多年平均气温约17. 2℃,历史最高气温41.6℃(1953年8月16日),历史最低气温-9.2℃(1955年1月11日),相对湿度80%。全区平均日照时数为1734.9hr,年无霜期一般为272d。区内全年风向变化明显,春夏季多东南风,秋冬季多西北风,多年平均风速为2m/s,历年最大风速达1m/s。 降雨:区内年降雨量丰富,据统计,多年平均降雨量达1591.1mm,最大年降雨量达2419.9mm(出现于1961年),最小年降雨量为1129.0mm(出现于1978年),降雨量年际变化较大,最大丰枯比达2.14。区内降雨量在年内分布也极不均匀,一般年降雨主要集中在4∽6月,4∽6月降雨约占全年总降雨量的44%。区内最大一日降雨为175mm(1967年),最大三日降雨为255mm(1984年8月)。区内年降水量随着地势和成雨条件的变化其变化梯度较大,由西向东锐减。 蒸发:据宜春站资料统计,袁州区多年平均蒸发为948mm,最大年蒸发量为1757mm,最小为626mm。年内各月蒸发量也不均匀,据多年资料统计,1∽3月蒸发113mm,约占全年的12%,46月蒸发261mm,约占全年的28%,7∽9月蒸发410mm,占全年蒸发量的43%,10∽12月蒸发164mm,约占全年蒸发量的17%。 暴雨、洪水:区域降水主要受海洋季风影响,多锋面气旋雨,7∽9月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除了有地方性热雷雨及台风雨外,雨量相对较少,夏季洪涝秋季干旱几成规律。区域暴雨强度大、范围广,大多形成流域性洪水,境内70%的洪水发生在4~6月,特殊年份7~9月受台风影响也会出现暴雨洪水。洪水峰高量大,区内主要河流—袁河(流域面积3110km2)实测历年最大流量2480m3/s(1973年)。 1.3项目区情况 1.4项目 江西和顺景观园林公司苗木节水示范工程项目的实施,以推动利用沼气废水灌溉苗木工作的发展,以增加苗木基地纳污的能力,并营造出一种政府重视、群众涌跃参与沼气废水利用工程项目建设的氛围;通过示范项目建设,能够摸索出一整套节水高效农业的发展模式,合理配水、科学用水的水管模式,提高农民素质的培训模式,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产业一体化的服务模式,对全区农业发展以及对推进我区的水利产业政策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通过示范将积极向周边乡镇推广,对节约水资源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2编制依据原则和范围 2.1编制依据 范围 本 3.3编制原则根据有关法规及相关要求,本项目编制遵循以下原则: 、指导思想 4.2工程.3 技术方案 4.3.1、管道埋设设计 1、管道基础。 一般地基的供水管道基本上沿路边线,工程地质情况简单,地质为砂质粘土,地基条件好,管道可直接敷放在开挖管沟的地基原状土上,供水干管要求供水管下铺设100—120mm砂砾垫层,其它分支管不需任何基础;供水管沿道路布置,供水管道沿线暗埋。其深度不小于0.7m(管顶至地表),同样在转角和变坡处设镇墩(管底不能悬空)。沿途设支管、分支管,供水点通过支管或分管联结。供水管道安装和试压执行国标GB50268—97《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 2、管沟开挖。 管顶覆土一般不宜小于0.7m,在松散岩基上埋设时,管顶覆土不应小于0.5m;穿越道路、农田或沿道路铺设时,管顶覆土不宜小于1.0m 1、填筑前,应按施工图纸要求的尺寸铺设。 2、每一填土层按规定参数施工完毕,并经检查合格后才能继续铺筑上

文档评论(0)

666314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