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质疑主流_对中国传统海洋文化的反思
第32卷第5期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9月
∑旦!:!;盥旦:! =!Q旦垦塑垒生!坚旦墨塑垒整盟Q堡坠垒圣旦塑!塑坚曼!!羔 曼!旦:!!Q!
质疑主流:对中国传统海洋文化的反思
李德元
(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福建厦门361005)
摘 要:中国传统海洋文化有自己的起源、发展的脉络轨迹,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异己力量”。区域性、民间性是
中国传统海洋文化的基调和真切意蕴。本文通过对中国传统海洋文化的反恩,力图打破把中国传统海洋文化视为
农业文化附庸的现象,以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反思。
关键词:中国传统海洋文化;主流;反思
中图分类号:K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000—2359(2005)05·0087一03
作者简介:李德元(1967一),男,河南罗山人,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讲师,历史学博士,主要从事中国社会经济史
的研究。
“一种文化,就像一个人,或多或少有一种思想 的核心地带,即所谓的黄河流域的文明发祥地。”[2]
与行为的一种模式。每一文化之内,总有一些特别 遗憾的是,他没有把中国沿海海岸带与海岛地区生
的,没必要为其它类型的社会分享的目的。在对这 成的海洋文化纳入自己的视野。“农业人文、游牧人
些目的的服从过程中,每一民族越来越深入地强化 文和海洋人文是传统中国最基本的人文类型,,[3|。
着它的经验,并且与这些内驱力的紧迫性相适应,行 这三种人文类型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个小系统,它
为的异质项就会采取愈来愈一致的形式”[1]。我们 们被整合在以农业文化为核心的大系统中。黄河流
可以通过对中国传统海洋文化模式的不同历史阶段 域发展起来的中原文化是农耕文化(农业文化),农
的诠释和蠡测,凸现中国传统海洋文化的起源、发展 业文化是强势、主流,吸纳、融合游牧、海洋等弱势文
的轨迹和中国传统海洋文化的基调和真切意蕴。 化,游牧、海洋文化在局部地区是强势、主流,农业文
一、海洋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整合 化在局部地区被掺杂糅合成带有海洋文化的特质。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曾经历过一个多中心、不 农业文化、游牧文化和海洋文化共同组成中国文化
平衡的发展过程。冯天瑜指出:“我国文化中心大致 一个大的系统,海洋文化自组成一个小的系统。这
可分为:北方文化、南方文化、长江沿线文化、西方文 种系统的架构与以往不同之处,是承认海洋文明存
化、东北文化等。这些文化中心在南北文化的过渡 在。赵君尧认为中国海洋文化模式的最基本的特征
带,即今日东部季风区陇海线的南北地带形成了南 是:对外和平的开放性,对外扩展的探险性和恢弘的
北文化的交错区;在东西文化区之间,形成了沿东部 “拓边精神,,[引。它的具体特质表征为:海洋社会经
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原区之间的东西交错 济和文化的生计传统;与生计传统相适应的海洋社
文化,即前述东西过渡文化。在这两条过渡带的交 会组织形态;与海洋社会经济活动相联系的海洋民
汇区,则为我国史前文化最发达的地带,即今日西 间意识形态;长期领先于全国的航海技术、造船术;
安一一洛阳——开封一带的史前文化发达区。正因 “海产之利,鱼盐并称”;大规模的持续的海岛开发和
为这种文化之间的交错性,使之成为后来中国文化 海洋移民活动[5]。“人类从陆地走向海洋源于海洋
收稿日期:2005-02-19
· 87·
万方数据
所创造的文明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