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俄罗斯最新历史教科书关于苏联历史评价的一些新观点
,争 鸣,
俄罗斯最新历史教科书
关于苏联历史评价的一些新观点
吴恩远
2007 年,俄罗斯新出版了历史教学参考书《俄罗斯现代史 1945-2006 年》。2008 年 8 月,俄罗
斯再次出版新历史教学参考书《俄罗斯历史 1900-1945 年》,由于这两本历史教学参考书的出版既
有俄罗斯官方的背景,又有俄罗斯学术界权威机构的认可,且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反映了近年来
俄罗斯民众对苏联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重新评价的新观点。美国《华盛顿邮报》、《泰晤士报》、
《纽约时报》、英国《独立报》、西班牙《国家》报和日本《朝日新闻》……都从不同角度对此作了
报道和分析。我国国内《环球时报》、《人民网》、《中国新闻网》等有影响的媒体也在第一时间,
冠以“普京为什么要给斯大林‘翻案’”?“俄教科书为斯大林翻案,所作一切均‘完全合理’”
等醒目标题报道了这件事。①
苏联解体十余年来,俄罗斯社会思潮从戈尔巴乔夫、叶利钦时代全盘否定苏联社会主义的历史
虚无主义、历史唯心主义,到今天逐步还历史本来的面貌,这是历史辩证法逻辑力量的显示!
一、新教科书对苏联体制的辩证评析
1. 对苏联体制的总体评价
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曾经猛烈地批判苏联社会主义体制,认为这个体制在经济上留下的是一份“极
其沉重的遗产:荒芜破落的农村、农业和加工工业”② ;政治上则是“极权的、专横的官僚体制”,
所以公开宣布与“具有 70 年历史的斯大林体制决裂”,“向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过渡。
在当时,由于戈尔巴乔夫等人掌握着舆论工具,他们对苏联体制和苏共的疯狂攻击甚至一度迷
惑了民众。据 1991 年初的民意调查统计;苏联政府的支持率仅有 13%,不支持率达 73% ;而苏共的
支持率仅有 14%。这就是为什么苏联解体之时“民众反映平静”的原因,以致一些人认为,似乎苏
联解体“得到民众支持”。
但这种玩弄群众、全盘否定历史、藐视辩证法的伎俩不能不受到惩罚。苏联解体的悲剧性后果,
一方面,使广大俄罗斯民众“深深感到后悔”,“没有在祖国危难的时刻挺身而出”(俄中友好协会第
一主席季塔连科院士语);另一方面,充满对导致国家解体责任者的愤恨。俄罗斯教科书引用 2001
年俄罗斯民意调查的结果证明:“56% 以上的民众认为戈尔巴乔夫对国家造成了危害;叶利钦则在分
裂国家这条路上走得实在太远。”③
俄罗斯民众的这种情绪不能不对新的历史教科书编写产生影响。这样,就有了对苏联体制的比
① 《普京为什么要给斯大林“翻案”?》,《环球在线》2008 年 8 月 27 日;《俄教科书为斯大林翻案,所作一切均“完全合理”》,《人
民网》2008 年 9 月 3 日;《俄罗斯评选最重要历史人物斯大林列宁居前三》,《中国新闻网》2008 年 7 月 9 日。
② 《苏联共产党第二十八次代表大会文件汇编》,莫斯科,1990 年,第 4 页。
③ 安安安· 安安安安新新《《《《《程 1945 -2006 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年,第 311、274 页。
·137 ·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9年第4期
较客观的评价。
首先,充分肯定了苏联体制在经济发展、社会公正、文化教育、劳动保障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
就。教材写道:苏联“对全世界千百万人们来说,是最好的和最公正社会的榜样和方向”。据《新俄
罗斯晴雨表》2005 年第 14 期登载的调查表显示:从 1996 年起到 2005 年,每年民调表明,高达 70%
的民众对苏联体制持肯定态度。①
其次,否认苏联解体是因为“这个体制已经丧失了发展的潜力”。教材写道:“断言说苏联体制
不能改革、必须被摧毁,这种说法至少是非常幼稚的。”②
同时,新历史教学参考书没有回避对苏联体制弊端的批判,如“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一是权
力的高度集中,形成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二是管理的高度集中,压抑了地方、企业、个人的生产
积极性”。
2. 斯大林体制与列宁体制的关系
苏共二十大以后,在学界形成一种看法:认为斯大林在经济上违背了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略谈“双减”背景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pdf VIP
- 2025至2030病人自控镇痛泵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docx
- 高中政治议题式教学在深化学生道德认知与价值观塑造中的策略研究论文.docx
- 公园管理制度.docx VIP
- 模具钳工(技师)理论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pdf VIP
- [科技出版社张鄂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课件]08new-第8章绿色设计.ppt VIP
- 2025年浙江省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特殊职位公务员招录考试(刑事技术·法医)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卷.docx VIP
- 某引水工程取水口及泵站施工组织设计.doc VIP
- JTS145-2015 港口与航道水文规范.docx
- 黑布林阅读初三17《足球先生》中文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