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缺血动物模型与抗脑缺血-培训课件.ppt

脑缺血动物模型与抗脑缺血-培训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脑温 实验中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会影响神经细胞损伤。 脑温下降2~3℃对缺血性脑损伤,尤其皮质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亚低温均可抑制脑缺血损伤. 在缺血期低温必须持续1 ~2 h才能起到保护作用,持续时间<30min则无效。 亚低温保护脑的可能机制: 降低脑耗氧量和能量代谢、减少乳酸堆积; 减轻炎性因子的损害; 保护血脑屏障; 减轻脑水肿及降低颅内压等。 因此,实验中应严格控制动物脑实质的温度。 (三)血糖 葡萄糖水平可影响脑损伤程度. 高血糖→缺血后的脑梗死体积↑ →缺血性损伤↑ 。 其机制可能与糖酵解增加,乳酸堆积引起酸中毒有关。 葡萄糖通过酵解可产生2分子丙酮酸,同时产生2分子ATP。 在有氧条件下,丙酮酸会在丙酮酸脱氢酶作用下,进行代谢,并在线粒体内经一系列反应产生CO2和36分子ATP; 但在缺血缺氧时,丙酮酸脱氢酶活性受抑制,此时丙酮酸则在乳酸脱氢酶作用下产生乳酸,局部脑组织PH下降。 因此,当葡萄糖由有氧氧化转化为无氧酵解时,不但使能量产生减少,还可引起脑组织局部环境酸度增加。 脑缺血后,由于脑血流的减少,葡萄糖供应的减少可能会限制乳酸的产生量。 如果此时增加葡萄糖的血浆浓度,大量糖就会通过酵解产生乳酸,从而加重酸中毒。 因此控制血糖水平对模型的损伤程度也非常重要。 可在模型制作之前,动物统一禁食12h。 (四)血压和血气 血压对脑梗死模型有一定影响,高血压的动物缺血改变出现早,而全身低血压也会加重脑损伤, 因此,实验应常规监测平均动脉压。 脑缺血时,血气对损伤程度也有较大影响,高碳酸血症和酸中毒明显增加脑梗死体积。 模型制作时,应抽取血样进行血气分析,测定动脉血氧,二氧化碳分压,氧饱和度和血液酸度。 麻醉时配合人工呼吸可维持较稳定的血气指标,使对实验结果更好进行判断。 (五)鼠种和性别 MACO后Wistar 大鼠平均梗死体积最小,变异大; Sprague-Dawley 大鼠梗死体积稍大,但同样变异大; Fisher-344 大鼠梗死体积最大且变异性小; 高血压大鼠比正常血压大鼠梗死体积大; 因雌激素对脑缺血具有保护作用,实验中应全部选择雄性大鼠。 脑缺血动物模型 脑缺血动物模型 动物模型是医学药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手段,尤其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病,能即刻制造或模拟血流下降或阻断,只有利用动物模型才能进行。 动物模型具有方便、快捷、条件可控、脑缺血程度一致等优点。 近年来,脑缺血的研究进展有利于各种动物模型的广泛应用。 建立和选择理想的缺血性脑损伤动物模型,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脑缺血动物模型对以下研究具有很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1)不同脑缺血状态下的病理学改变; (2)缺血半暗带的研究; (3)再灌注损伤; (4)缺血本身导致的病理生理学变化; (5)干预治疗对缺血性损害的保护作用; (6)缺血性损害的部分机制等。 脑缺血动物模型的分类 各种动物模型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应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选择最适宜的动物模型。 根据动物种类分类: 可分为猴、狗、大鼠、小鼠等脑缺血模型。 其中啮齿类动物因价格便宜、来源充足、制作模型方法简单、存活率高、脑血管解剖和生理特点与人接近,被广泛用作脑缺血及缺血再灌注模型; 根据缺血范围分类:又可分为全脑缺血和局灶性缺血两种。 现将常见的脑缺血动物模型概述如下: 一、全脑缺血模型(Global cerebral ischemia models)  全脑缺血模型是完全阻断或骤然降低大脑的血流,造成全脑缺血。 近年来利用啮齿类动物复制全脑缺血模型,在缺血性脑损伤的研究中较为广泛。共同特点:缺血暂时广泛地影响各个脑区,但病理改变发生在易损区。 大鼠四血管阻断模型[The Four-Vessel Occlusion (4VO) Model in the Rat] 大鼠四脑动脉阻塞模型:双侧椎动脉和双侧颈总动脉阻断。 用3%水合氯醛麻醉(300mg/kg,ip.)。 然后于枕骨下作1cm左右切口,暴露第一颈椎左右两个横突孔,以1411高频小电刀插入横突孔烫闭双侧椎动脉。 24h后乙醚麻醉状态下切开颅顶皮肤,于矢状缝与冠状缝相交及颞骨与人字缝相交处分别埋植脑电极,接于SJ-42多导生理记录仪,以在实验过程中记录大鼠的脑电图(EEG)及翻正反射恢复时间。 将大鼠仰卧位固定,分离双侧颈总动脉。 大鼠清醒状态下用小动脉夹夹闭双侧颈总动脉,可见大鼠意识和翻正反射消失,眼变白,竖毛,呼吸加快。 30min后去除动脉夹,造成再灌注模型。 再灌同时股静脉注射60mg/kg伊文思蓝。60min后大鼠断头取脑,然后用生理盐水和丙酮混合液(3:7v/v)制成10%匀浆(W/V)。 离心,取上清液,在620nm处测吸光度表示脑组织中伊文思蓝含量,以此反映受试药对脑血管通透性的影响。 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