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疾病名】结节病性心肌病
【英文名】cardiac sarcoidosis
【缩写】
【别名】结节性心肌病;心脏结节病
【ICD 号】I43.8﹡
【概述】
结节病 (sarcoidosis)为原因不明,以侵犯肺实质为主,并累及全身多脏器
包括淋巴结、皮肤、关节、肝、肾及心脏等组织的一种肉芽肿炎症性疾病。结
节性心肌病 (cardiac sarcoidosis)是由进行性肉芽肿浸润心肌所致心脏功能紊
乱的一种疾病,生前临床经过较隐袭,病人可因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和(或)充
血性心力衰竭而猝死,甚至猝死为首发症状,已引起医学界极大的关注。
【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显示:病变累及心脏的发生率为 20%~25%。本病多发生于 20~40
岁年龄组的人群,女性略多。
【病因】
目前结节病的病因尚不明确。
【发病机制】
现认为,系经血源、淋巴源及局部扩散侵及心脏。非干酪性肉芽肿为其基
本病变。主要由类上皮细胞组成,偶见多核巨细胞,周围有少量淋巴细胞。晚
期患者,心肌可由致密的透明样结缔组织所取代。心脏常增大,受累部位以传
导系统及心肌为主,病变广泛时可累及主动脉、肺动脉、心内膜或心包。小冠
状动脉较易受累,而大冠状动脉不受侵犯。
1.心肌病变 受累部位依次为传导系统 (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左心
室游离缘、室间隔,尤其是基底部、右心室、乳头肌及右心房,左心房最为少
见。心肌可呈弥漫性损害,经治疗控制后,形成广泛纤维化,而影响整体心室
功能。病变范围较小的局灶性损害则因局部瘢痕形成,致室壁节段运动异常而
累及心脏功能。继上述瘢痕形成,心室壁变薄,可形成室壁瘤。局限于左心室
壁,或弥漫占据大部分右心室壁;亦可同时累及双侧室壁。部分患者可描记到
类似心肌梗死者的心电图改变,认为与心肌广泛性肉芽肿以及其后渐进性的心
肌纤维化,导致心室的透壁性破坏有关。
2.心包病变 心包受累少见,仅为 3%,系肉芽肿病变累及心包所致。临床
检获者多为少量心包积液,可以为血性,有时并呈复发性心包积液 。甚至发生
心脏压塞或缩窄性心包炎者。
3.瓣膜病变 临床表现为二尖瓣脱垂或关闭不全,可因肉芽肿直接损害瓣
膜(3%),或乳头肌受损 (68%)后间接影响瓣膜功能。后者常为暂时性,严重者偶
可引起肺动脉高压。若 肉芽肿堵塞二尖瓣口者,则可致二尖瓣血流受阻。
4.结节性血管炎-小冠状动脉病变 心脏结节病存在室壁外微血管痉挛和血
管炎等冠状动脉微血管病变。肉芽肿可致该类血管 内膜继发增生而使 内腔狭
窄。
【临床表现】
1.结节病的系统症状 结节病为全身性疾病,除心脏外,其他脏器尤其是
肺、淋巴结、皮肤等均可受累而表现有相应的症状和体征。包括发热、不适、
厌食、体重减轻、干咳、哮鸣、呼吸困难、斑点或丘疹样皮疹 以及关节痛等。
此外,眼睛受累颇常见,多表现为葡萄膜炎症。累及结膜、视网膜、泪腺者可
引起视力障碍。当结节病患者检获气管旁淋巴结肿大并伴某些急性周围性关节
炎、葡萄膜炎和结节性红斑病变时称 “急性结节病”或 Laeffgren 综合征;而
前葡萄膜炎伴腮腺炎和面神经麻痹者则被称为 Heerfordt 综合征。
2.结节性心脏病的临床症状 心脏症状的严重度取决于肉芽肿和瘢痕组织
侵犯的部位和程度 。
(1)充血性心力衰竭:因肉芽肿浸润致心脏增大检出率小于 5%。大块 肉芽
肿浸润心肌可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约 占25%心功能不全者可进行性加剧而致
死亡 。此外,尚可表现为因广泛肺病伴纤维化所致慢性右心衰竭,或因心肌
炎、心肌纤维化引起左心室收缩和 (或)舒张功能不全所致慢性左心衰竭。
(2)心律失常:可表现为缓慢性或快速性心律失常。前者多系肉芽肿直接
犯窦房结、房室连接组织以及束支等部位的传导系统所致。较多的报道显示,
传导障碍为结节性心脏病最常见之临床表现,发生率为 40%,其中完全性房室
传导阻滞检出率达 23%~30%,内约 68%病员有晕厥发作,甚至因反复阿-斯症候
群发作而死亡者。受损部位几乎恒为室间隔基底部,严重者房室束可完全为肉
芽肿或瘢痕组织所取代。次为完全性束支传导阻滞,发生率为 12%~32%,右束
支阻滞尤其多见。临床已见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为结节病惟一心脏损害表现
者的报道 。当窦房结完全为肉芽肿累及,而不涉及心脏传导组织其他部位者,
则心电图可描记得窦性静止图形。现认为,婴幼儿因受检查技术条件 限制。故
窦房结及房室连接组织受累的实际发病数远高于临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