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食品毒理学
名词解释 10x3=30
1、外源化学物:在人类生活的外界环境中存在,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在体内呈现一定生物学作用的化学物质,也称“外源生物活性物质”
2、内源化学物:机体内源已存在的和代谢过程中所形成的产物或中间产物
3、食品毒理学(food toxicology):借用基础医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食品中外源化学物的性质、来源及对人体损害的作用机制,评价其安全性并确定这些物质的安全限量,以及提出预防管理措施的一门学科
4、食品安全性:是指“在规定的使用方式和用量的条件下长期食用,对食用者不产生不良反应的实际把握”。
5、毒物(toxicant、poison、 toxic agent ):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就能引起机体功能性或器质性损伤的化学物质;或剂量虽微,但积累到一定的量,就能干扰或破坏机体的正常的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或持久性的病理变化,甚至危及生命的物质。
6、毒性:指毒物能引起机体损害的能力。
7、选择性毒性:一种外源性化合物只对一种生物有损害,而对其他种类的生物不具损害作用,或者只对生物体内某一组织器官产生毒性, 而对其他组织器官没有毒性作用。
8、食物中毒:指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所出现的非传染性(不属于传染病)急性、亚急性疾病。
9、速发性毒作用(immediate effect) 是指某些外源化学物在一次接触后的短时间内所引起的即刻毒性作用。
10、迟发性毒作用(delayed effect)是指在一次或多次接触某种外源化学物后,经一定时间间隔才出现的毒性作用。
11、局部毒性作用(local toxic effect)是指某些外源化学物在机体接触部位直接造成的损害作用。
12、全身毒性作用(systemic toxic effect)是指外源化学物被机体吸收通过血液循环分布至靶器官或全身后所产生的损害作用,
13、代偿:即是身体器官对某些损伤能够自身调节,有自动修复或恢复的可能,在代偿期一般不必通过药物等治疗手段。
14、毒效应谱:是指机体接触外源化学物后,由于化学物的性质和剂量不同,引起机体多种变化。
15、毒效应表现:机体对外源化学物的负荷增加→意义不明的生理和生化改变→亚临床改变→临床中毒(致癌、致突变和致畸胎作用)→死亡。
16、靶器官 (target organ):外源化学物可以直接发挥毒作用的器官就称为该物质的靶器官。
17、生物学标志:指针对通过生物学屏障进入组织或体液的化学物质及其代谢产物、以及它们所引起的生物学效应而采用的检测指标.
18、剂量(dose):指给予机体化学物质的数量、接触或被吸入体内的数量或在体液或组织中的浓度。一般多指进入机体的数量。
19、效应(effect):是量反应,指接触一定剂量外来化学物后所引起的一个生物、器官或组织的生物学改变。
20、反应(response):是质反应,指接触某一化学物的群体中出现某种效应的个体在群体中所占比率,
21、剂量-反应关系曲线:反映了人体或实验动物对外源化学物毒作用易感性的分布,一般可呈现上升或下降的不同类型的曲线
22、半数致死剂量或浓度(LD50或LC50):指引起一组受试实验动物半数死亡的剂量或浓度。它是一个经过统计学处理计算得到的数值,常用以表示急性毒性的大小。
23、未观察到的有害作用剂量(no observed adverse effect level,NOAEL):在规定的暴露条件下,通过实验和观察,与同一物种、品系的正常(对照)机体比较,一种物质不引起机体(人或实验动物)形态、功能、生长、发育或寿命可检测到的改变的最高剂量或浓度。
24、阈剂量:为一种物质使机体(人或实验动物)刚开始发生效应的剂量或浓度,即稍低于阈值时效应不发生,而达到或稍高于阈值时效应将发生。又称最小有作用剂量
25、每日容许摄入量(acceptable daily intake,ADI)是以体重表达的每日容许摄入量,以此量终生摄入无可测量的健康危险性(标准人为60kg)。
26、最高容许残留量(maximum residue limit,MRL),也称最高残留限量。是指允许在食物表面或内部残留的药物或外源性化学物质的最高含量(或浓度)。
27、安全系数(safety factor,SF):为解决由动物实验资料外推至人的不确定因素及人群毒性资料本身所包含的不确定因素而设置的转换系数。
28、生物转化:是指化学毒物在机体内经历酶促反应或非酶促反应而形成代谢产物的过程。
29、代谢解毒::化学毒物经过生物转化以后成为低毒或无毒的代谢物的过程。
30、代谢活化:外源化学物经生物转化后毒性非但没有减弱,反而明显增强,甚至产生至畸、致癌和致突变作用的现象。
31、终毒物:是可与内源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DB32_T 3715-2020 技术交易平台服务规范.docx
- T_CI 263-2024 水上装配式钢结构栈桥(平台)施工技术规程.docx VIP
- 职业技术学院《多轴加工技术》课程标准 数控技术专业.docx VIP
- 14X505-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图示.pdf VIP
- 《人大代表为人民》课件.pptx VIP
- JC-T 799-2007 装饰石膏板-建材行业标准.pdf VIP
- 2025军队文职考试考前30分【数学1】.pdf VIP
- 湖南省2026届高三九校联盟第一次联考英语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指南.pptx VIP
- NBSH_T 0162-2021 石油馏分中碱性氮含量的测定 颜色指示剂法.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