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伊索寓言_6308.docVIP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读《伊索寓言_6308

读《伊索寓言》 钱钟书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反复研读课文,探讨理解文章主旨。 2、深入领会作者对寓言新颖独到的见解。 3、认真揣摩文中意蕴深刻的语句。 4、积累词语:信而好古、衣锦还乡、高超出世、卖弄风雅、屈尊下顾、坐井观天、恼羞成怒、各得其所、相安无事。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发现和独立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逐步具有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获取新认识的能力。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自觉做一个文明诚信的社会人。 教学重点 1、理清思路,探讨文章主旨。 2、结合语境,理解难句含意。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为什么说古代是“小孩子”,现代是“老年人”。 2、探讨作者引用九则寓言故事阐发的新观点、新看法。 3、认识作者与卢梭观点提出的各自角度。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总44课时) 教学要点: 初读课文,积累词语,理解课文的思路。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导入 教师:请大家谈谈蝙蝠这种小动物,它是鸟还是兽? 学生1:是鸟,它会飞。 学生2:是哺乳动物,所以是兽。 教师:古代科学不发达,蝙蝠也不知道自己是鸟还是兽,那么它这样从容的在鸟兽中生活呢? 学生3:见鸟装鸟,见兽充兽。 教师:联系现代人类生活,它体现了人的什么特点?(应变能力强,左右逢源) 教师:有没有更好的方法使蝙蝠在鸟兽之间活得更加从容、更加自在、更加得意? 学生4:见鸟充兽,见兽充鸟。 教师:联系现代生活,这两种方法哪种更高明?为什么? 明确:显然是第二种方法更高明,它不仅仅体现了人的随机应变、圆滑,还体现了现代人的标新立异,处处显示“与众不同”,在不同的场合使用不同的骄傲资本。 教师:蝙蝠见鸟装鸟,见兽充兽的故事出自《伊索寓言》,蝙蝠见鸟充兽,见兽充鸟的故事则出自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现代著名学者和作家钱钟书的《读〈伊索寓言〉》,可见现代人比古人更狡猾,更阴险。——引出课题。(集体朗读第4段) 二、解题 1、伊索(约公元前六世纪)古希腊寓言作家。传说原为奴隶,后获得自由。善讲寓言故事,讽刺权贵,终遭杀害。所编的寓言陆续经后人加工,以诗或散文形式发表,成为现在流传的《伊索寓言》,其中《农夫和蛇》、《狼和小羊》等寓意深刻,常被引用。有各种文字译本,对欧洲文学中的寓言创作,影响很大。 2、补充介绍作者 钱钟书在清华读书时就立志“横扫清华图书馆”。当学生时,就被人们视为老师的“顾问”,他读书之多,中英文功底之雄厚,远远超出了他的同龄人。也有敢于质疑的精神,曾指出当时学术界颇有影响的周作人的《中国新文学源流》一书的瑕疵,震动文坛。 钱钟书先生是中国数千年文化传统在一个风气开通、历史转型时期的特殊结晶。他一九一○年生于江苏无锡,幼承家学,其尊翁基博先生是颇有成就的国学家。钱钟书天资过人,自幼即以多才蜚声乡里,代父司笔札。青年时代就曾受到前辈学者陈衍、钱穆、张申府、吴宓等的高度称颂,被誉为“人中之龙”(吴宓语)。一九三三年钱钟书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两年后到英国牛津大学攻读,获B.Litt.(Oxon)学位,后又至巴黎大学研究法国文学。抗日战争期间归国,曾在多所大学任教。一九五三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一级研究员。后相继担任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院特邀顾问。六十年来,钱钟书先生为我国的高等教育、学术研究和文化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钱钟书的一生,是以生命的极限去探索人文写作和人文学术的极致的。他辛勤笔耕不辍,著作等身。解放前出版了集幽默睿智于一的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短篇小说集《人?兽?鬼》,描绘旧中国知识分子百相的长篇小说《围城》,融中西学于一体、见解精辟独到的《谈艺录》;解放后出版了《宋诗选注》、《管锥编》五卷、《七缀集》、《槐聚诗存》,待出版者还有《〈宋诗纪事〉补正》,等等。 钱钟书是本世纪我国最杰出的学者之一。他不仅精通英文、法文、德文、意大利文及西班牙文、拉丁文,而且对西方的古典的和现代的文学、哲学、心理学以至各种新兴的人文学科,都有很高的造诣和透辟的理解。 钱钟书先生对我国古代的经、史、子、集都有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他立足于我国的文化传统,努力打通古今中外,使之熔于一炉,并铸广博的知识与精深卓识于一体,使丰富的原创性发现和坚实的学理性论证二者达到完美的统一。他为学不迷信任何偶像和权威,对任何问题都充满着犀利的批判眼光。 钱钟书先生作为20世纪人文学术的杰出象征,留下了一份丰厚的思想文化资源和一个崇高的学术文化标准,启迪着和激励着新世纪的人文社会科学家,充满求实态度和创造精神地开拓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天地,实现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 作家钱钟书先生于一九九八年十二月十九日逝世。 (节选自1999年12月27日《光明日报》载李铁映著《深切缅怀学术文化大师钱钟书》) 三、诵读全文,积累词语 【厌恨】

文档评论(0)

wst3400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