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医出师考核和确有专长考核大纲.doc.doc

  1. 1、本文档共9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朝医出师考核和确有专长考核大纲.doc.doc

朝医出师考核和确有专长考核大纲 (试行) 二0一三年 目 录 一、实践技能考核大纲 (一)出师考核临床实践技能考核大纲 (二)确有专长考核临床实际本领考核大纲 二、综合笔试考核大纲 (一)朝医基础理论 (二)朝医诊断学 (三)朝药学 (四)朝医方剂学 (五)朝医内科学 (六)朝医外科学 (七)朝医妇科学 (八)朝医儿科学 (九)中医基础理论 (十)中医诊断学 (十一)中药学 (十二)中医方剂学 (十三)中医内科学 (十四)针灸学 实践技能考核大纲 一、出师考核临床实践技能考核大纲 (一)基本操作 1、朝医望诊、闻诊、问诊、切诊等诊断方法、导引法、太极针刺法等临床技术操作能力 2、中医望诊、闻诊、问诊、切诊、推拿、拔罐等临床技术操作能力 3、常用针灸穴位的掌握与临床应用能力 (1)针灸法操作的要求: 单手进针法、双手进针法、提插法、捻转法、捻转补泻、迎随补泻、开阖补泻、平补平泻、留针法、出针法、温和灸、留罐法、走罐法、三棱针点刺法。 (2)常用穴位 尺泽 水沟 中极 列缺 少商 足三里 丰隆 三阴交 神门 委中 十宣 环跳 合谷 期门 关元 太冲 涌泉 太溪 内关 大椎 肾俞 肩髃 悬钟 百会 太阳 天枢 脾俞 风池 4、常见急症的针灸技术应用能力 晕厥、虚脱、抽搐、头痛、高热等急症的针灸技术应用。 5、针灸异常情况处理能力 (二)临床答辩 1、朝医基础知识 (1)朝医基本理论知识(含朝医经典有关内容); (2)朝医辨象诊断方法; (3)朝药四象人要药的药性、功效、主治、应用; (4)朝药不符象用药受害反应; (5)药物随证加减; (6)朝药四象人常用方剂的功能、主治、应用等基础知识。 2、中医基础知识 (1)中医基本理论知识(含中医经典有关内容); (2)中药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等基本知识; (3)中医临床常用方剂的功效、主治、组方原则、配伍意义、临床应用等基础知识。 3、朝医临床辨象辨证能力 (1)结合指导老师学术思想、辨象方法、临床经验和技术专长进行答辩; (2)朝医病证测试范围 中风 历节风 咳嗽 积聚 消渴 黄疸 头痛 腰痛 胁痛 乳痈 挫闪痛 闭经 子肿 产后腹痛 月经先期 月经后期 小儿泄泻 小儿遗尿 (3)中医病证测试范围 感冒 泄泻 消渴 咳嗽 眩晕 不寐 腹痛 痹证 胸痹 淋证 中风 水肿 二、确有专长考核临床实际本领考核大纲 (一)基本操作 1、朝医望诊、闻诊、问诊、切诊等诊断方法、导引法、太极针刺法等临床技术操作能力。 2、中医望诊、闻诊、问诊、切诊、针灸、推拿、拔罐等临床技术操作能力。 3、专长技术演示 (二)临床答辩 1、朝医基础知识 (1)与专长有关的朝医基本理论知识(含朝医经典有关内容); (2)与专长有关的朝药各象人的药性、功效、应用、药物不符象用药受害反应等; (3)与专长有关的朝医四象人常用方剂的功效、主治、应用等基础知识。 2、中医基础知识 (1)与专长有关的中医基本理论知识(含中医经典有关内容); (2)与专长有关的中药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等基本知识; (3)与专长有关的中医临床常用方剂的功效、主治、组方原则、配伍意义、临床应用等基础知识。 3、临床辨象辨证能力 (1)结合技术专长进行答辩; (2)朝医病证测试范围 中风 历节风 咳嗽 积聚 消渴 黄疸 头痛 腰痛 胁痛 乳痈 挫闪痛 闭经 子肿 产后腹痛 月经先期 小儿泄泻 小儿遗尿 (3)中医病证测试范围 感冒 泄泻 消渴 咳嗽 胸痹 淋证 中风 水肿 眩晕 痹证 综合笔试考核大纲 一、朝医基础理论 第一单元:朝医四象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细目一:朝医四象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细目二:朝医四象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第二单元:朝医四象整体观天、人、性、命整体观 细目一:“天时、世会、人伦、地方” 细目二:“事务、交遇、党与、居处” 细目三:“性以慧觉”、“命以资业”、“五脏之心中央之太极,五脏之肺脾肝肾四维之四象也。” 第三单元:朝医阴阳四行 细目一:事物、现象阴阳属性的划分 要点: 1.“肺旺春,脾旺夏,肝旺秋,肾旺冬;春气生,夏气长,秋气收,冬气藏; 2.“哀怒之气阳也,顺动则顺而上升; 喜乐之气阴也,顺动则顺而下降。” 细目二:阴阳的制约、互用、消长、转化 要点:“太少阴阳之脏局短长,阴阳之变化也。” 细目三:事物、现象的四行归类 要点:“肺象木,脾象火,肝象金,肾象水。” 第四单元:朝医四象脏腑 细目一:四象脏局

文档评论(0)

ailuoju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