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城市地名的由来.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韩国城市地名的由来    我是个文史爱好者,从小就喜欢看地图。有专家说“地理决定历史”,也有专家说“历史影响地理”,我觉得都很有道理。    多年前就发现朝鲜地图上有不少“中国地名”,好多还是我家乡的,感到很好奇。直到今年上半年看到一篇有关韩国文化与中国楚文化交流的文章,才解除了我心中的疑惑。       2005年6月在韩国江陵举行的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第7次学术会上,一批中国学者参观、考察了江陵端午祭。主会场设在江陵市政大厅,市政府门前不远处的一块巨石上刻着“第一江陵”几个大字,在端午祭场“第一江陵”这几个字也随处可见。    江陵是笔者家乡湖北省的一个地名,是古代楚国的都城所在。何故“飞渡”到了东北亚的韩国?这难道仅仅是历史的巧合?个中缘由容我慢慢道来。      韩国与古楚国地名辨析       在公元前的古朝鲜时期,朝鲜半岛北部先后出现檀君朝鲜、箕子朝鲜和卫满朝鲜3个王朝,南部则有马韩、辰韩、弁韩(合称三韩)等部族国家。公元前后半岛进入新罗、高句丽、百济三国鼎立时期,史称“三国时代”。       公元7世纪,新罗(676~935年)灭高句丽、百济两国,统一了半岛。公元10世纪高丽王朝(918~1392年)取而代之。后李氏朝鲜(1392~1910年)又取代高丽。    1910年日本吞并朝鲜,李氏朝鲜亡。1945年日本战败,朝鲜独立。1948年大韩民国成立,建都汉城,称为南朝鲜或韩国;同年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成立,建都平壤,称北朝鲜或朝鲜。    以上就是整个朝鲜半岛的完整而概要的历史。       翻开朝鲜地图,中国的地名几乎遍及其全国,其中有湖北的江陵、襄阳、黄州、利川,湖南的洞庭、长沙,河南的南阳、淮阳,江苏的丹阳(古代河南、湖北亦有此地名),还有陕西的咸阳、延安,山西的五台山等等。甚至连韩国现在的首都首尔去年还叫汉城(又称汉阳,与武汉三镇之一的汉阳相同),而与古楚国息息相关的汉江,贯穿了整个韩国东西,其发源地竟也叫太白山!       下面让我们来看看韩国的这些“中国地名”是怎么来的吧。       江陵在三国时代称“阿瑟罗”,高丽时代称“东原京”。在李氏朝鲜时代改称“江陵大都护府”,也称“江陵府”,历史的确不短,距今已600多年。1397年新罗的翼岭县改为“襄阳府”,后为“襄阳郡”。    韩国的首都汉城在高丽时代(1308年)就称为“汉阳府”,现代则称为汉城。同样在高丽时期,新罗的赤山县改为了“丹阳郡”。洞庭湖位于江原道通川郡,是江原道最大的自然湖。另有因太白山而名的太白市,三韩时曾属于辰韩的悉直国领域,于公元102年编进新罗。       从表面上看,韩国的江陵、丹阳、襄阳、汉阳、汉江、洞庭等地名和两千多年前就存在的楚国地名似乎没有什么可比性,因为时间相差太远。    展开中国地图,就可以看到汉江的主要源头在陕西秦岭的太白山下,尽头则在下游的汉阳。上述那些地名也几乎都在汉江沿线或以南地区,而那里正是均为楚之灭国罗国、卢国人的居地。古代中国的罗国和卢国的原地在襄阳,灭国后其族人一起迁到洞庭湖附近的长沙;楚发源地丹阳和楚国的都城江陵同样重要。       再看看韩国几个地名的分布情况:属于忠清北道的丹阳在汉江的上游,汉阳(汉城)在汉江的下游,属于江原道的江陵和襄阳均在汉江上游不远处,洞庭湖也在江原道,襄阳-江陵-长沙在地图上南北排列的次序与位置也都大体一致。最重要的是韩国汉江发源于江原道和庆尚北道连接处的太白山下,这简直就是楚国地名的翻版!    和古代楚国地名相同的韩国地名的分布,主要集中在韩国东部海岸的江原道。这里有江陵、襄阳、洞庭湖、长沙洞等。而江原道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三面环山,一面靠海,太白山脉南北向纵贯全道,形成了一个半封闭的包围圈,使它与外界相对隔绝。当地许多古风古俗得以完整的保存下来,与这样的地形有关。       古代楚国地名曾经的地理位置的变化似乎让人难以接受。早在20世纪30年代钱穆先生就提出:先秦的湘、沅、澧诸水都在今湖北省境、分布于汉水流域一带,以后楚人南迁、地名随迁。    后来,石泉先生对此现象也研究了多年,发现:长江中游地区的巨大变化集中发生在公元555~561年间,主要是一大批原在汉水中游两岸的古地名向南迁移到了长江中游两岸。    韩国江原道的古地名和今民俗的发生和继承,原因亦同此理。只不过前者是发生在中国国内,后者则发生在国际间;前者是南北推移,而后者则是东西迁徙。       楚国与辰韩、新罗的渊源       在此,先让我们先回顾一下楚国及罗国、卢国历史。    约公元前11世纪中期,季连之苗裔鬻熊被周王室授予“子”的封号,封于楚,居丹阳, 以此开篇拓土。公元前706年,楚国征讨随国获胜后,熊通自称楚武王,成为天下诸侯中第一个自己称王的国君。

文档评论(0)

hgcm7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