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马嵬(其二)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体会李商隐政治讽刺诗风格
2、学习本诗叙事、表现手法
3、背诵全诗
【学习重点和难点】
1、倒叙的叙事特点及对比表现手法
2、诗歌蕴涵的寓意
【学法指导】
诵读、点拨、讨论、总结。
【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
2、背景链接
3、关于咏史诗
咏史诗以史为鉴,多抒发兴亡之慨。咏史之作,东汉的班固首开其端,但止于叙述史实,平实无华。至晋朝左思《咏史》、陶渊明《咏荆轲》之类,始借题发挥,寄寓怀抱。唐代诗人,如杜甫、刘禹锡等人,则多把咏史与咏怀古迹结合起来,扩大了诗的境界。
安史乱后,唐王朝由极盛走向衰败,李商隐对玄宗的失政特别感到痛心,讽刺也特别尖锐。李商隐的咏史诗,主要写南朝和隋朝覆灭旧事及唐朝国家战乱。
4、题解
天宝十五年(756年)6月,安史之乱爆发玄宗逃往四川,至马嵬(陕西兴平),随行将士不前,杀了杨国忠,并坚决要求处死杨贵妃。不得已令其自缢而死。史称“马嵬之变”。
《马嵬(其二)》,是李商隐咏史诗中的佳作,是一首政治讽刺诗。诗作以李隆基(唐玄宗)、杨玉环(贵妃)故事为抒情对象,锋芒指向李唐前朝皇帝唐玄宗。
【学习内容】
朗读诗文(注意节奏)
疏通诗文
(一)、基础知识积累
1、在课文中找到下列词语,借助工具书,给加点的字注音。
马嵬( ) 未卜( ) 宵柝( ) 晓筹( ) 驻( )马
2、根据下列注音,在句子的空缺处填写正确的汉字。
⑴空闻虎旅传xiāo( )柝 ⑵如何四jì( )为天子
3、解释重点词语。
更:还有; 徒闻:空闻,没有根据的传闻; 笑:嘲笑; 如何:为什么
三、赏析诗文(合作探究)
1、《马嵬(其二)》诗中哪几句诗概写了“马嵬之变”这一历史事件?
空闻虎旅传宵柝,不复鸡人报晓筹。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2、颔联“虎旅传宵柝”对“鸡人报晓筹”,分别是哪里的声音?“空闻”对“不复”,这里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可达到怎样的艺术效果?又能使人读出玄宗的何种境遇?
(1)军营内的声音,宫内声音
(2)对比、对偶
(3)突出玄宗的昔安今危,昔乐今苦的生活境遇。
(4)只是听到传来的“宵柝”之声,却不能再听到熟悉的宫内“报晓”声了。显然写出玄宗不在宫内,而身在军营,逃离了皇宫,已在逃难途中,极尽狼狈和慌乱。
3、颈联“此日”和“当时”都是指时间,前者指眼前,后者指以往。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什么意思?
(1)对比、用典、对偶、借对
(2)“此日”指杨贵妃的死日。
“当时”指七夕玄宗与杨贵妃“密相誓心” 要“世世为夫妇”,永远不分离。,讥笑牵牛、织女一年只能相见一次之时。
对比,玄宗沉溺声色之“当时”,与“赐死”宠妃之“此日”对比。“七夕笑牵牛”是对玄宗迷恋女色、荒废政事的典型概括,用来对照“六军同驻马”,就表现出二者的因果关系。因为有“当时”的荒淫,才有“此日”的离散。杨贵妃“赐”死的结局,就不难言外得之,而玄宗虚伪、自私的精神面貌,也被暴露无遗。
(借对:是指形式上相对,内容上不属于一类,而且往往相去甚远的对语。)
如:驻马指军队停滞不前,而牵牛却是指牵牛星,不是指牵着牛走的意思。
4、杨妃“赐”死后,玄宗异常悲伤,哪些诗句写出了玄宗之悲?玄宗派人招魂,方士回来说“海外”还有“九州”,杨妃生活在那里,信守“世世为夫妻”誓约,这不可信,哪个词语和句子戳破了这种说法?这样以神仙怪诞和生死轮回来写玄宗痴心梦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2) “徒闻”一词否定了方士的话,“他生未卜此生休”,来生微茫难求,但今生一起缘分断绝,已是事实。
(3)思杨妃之切,故有异常之举。这种举动正是极尽曲折写出玄宗之悲。
5、尾联诗人李商隐发出了什么慨叹?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从语气上看又有什么特点?
(1)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2)对比,用典。
贵为天子多年却无力保护心爱女人 对比 寻常百姓却能给莫愁幸福。
(3)反问。贵为天子能保护自己的子民,何况自己心爱女人,但“不及卢家有莫愁”,这一问问出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正常的情况,问得有力,令人掩卷深思,其讥讽之意愈明。
6、以上所讲的内容其实是先有“马嵬之变”,而后才有“玄宗之悲”,最后才有“义山之叹”,但诗歌在谋篇布局上却不是这样的,说说《马嵬(其二)》在叙事结构上的特点?
倒叙,由悲剧的结局回溯事变的进程,以突出唐玄宗的悲剧是由他的荒淫失政造成的这一思想,加强全诗的批判力度。
7、体会全诗用对比手法来暗寓嘲讽,请一一列举。
全诗至少构成三重对比:
1、颔联:将玄宗赴蜀途中的情景与先前的宫中生活进行对比;
2、颈联:将玄宗迫于兵变赐死贵妃事与他们曾于七月七日在长生殿密誓永为夫妇事进行对比;
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