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解放以来,通过全面整修加固江防大堤,兴建荆江、汉江分洪区、大中型水库、机电排灌站,以及对航道的整治,初步控制了洪水灾害,并使农田灌溉和航运事业得到一定的发展,但洪灾并没有彻底被消灭,1949、1954、1981、1983 、1991、1998年连续发生了洪灾,特别是1998年的特大洪灾,据统计,水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近300亿美元,并造成3 004人死亡,2.23亿人受灾。 1998年的长江洪水是 1954年以来最大的一次全流域性洪水 ,高水位持续时间长 ,洪水量大 ,洪水遭遇情况恶劣是这次长江汛期的突出特点 ,由此造成的损失十分严重。导致长江中游洪灾的原因是众多的 ,其中气候异常是最直接的影响因素 ,但过度围湖垦殖与江湖关系失调亦是洪涝灾害日趋严重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自然演变和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 ,长江中游河湖环境越来越不利于超额洪水的排泄。江汉湖群、洞庭湖和鄱阳湖面积缩小 ,容积减少 ,对河流水量的调蓄作用大大降低。同时荆江已演变为典型的弯曲河道 ,成为防洪的重点地段。荆江大堤的修建隔断了江湖联系 ,改变了中游河湖关系。所有这些因素都使得中游洪灾日益加重。为了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迫切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抗洪减灾防御体系。 《地学前缘》2000年第2期 ??关于长江中游洪灾问题的思考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 长江的历史变迁 概况 形成 中下游河床的演变 水患及治理 一、长江概况 长江全长六千三百公里。平均每年入海总径流量达一万亿立方米,相当于黄河的二十倍。长江干流横贯东西,流经青海、西藏、云南、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 海11省(区)、直辖市,注入东海,整个流域面积达180万平方公里。其源远流长,水量丰富,支流众多及流域宽广,均居全国各大河之首。它拥有七百多条支流,汉水是其中最大的支流,支流流域伸展甘肃、贵州、陕西、河南、 浙江、广西、福建、广东8省(区)。自古以来,长江流域就是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重要地区之一。 长江,古名“江”,又称“大江”。在古籍中最早见于《诗经》:“滔滔江、汉,南国之纪” 地质年代年表(口诀 ) 新生早晚三四纪 六千万年喜山期 中生白垩侏叠三 燕山印支两亿年 古生二叠石炭泥 志留奥陶寒武系 震旦青白蓟长城 海西加东到晋宁 ? 注:1、新生代分第四纪和早第三纪、晚第三纪,构造动力属喜山期,时间从6500 万年开始。 2、中生代从 2.5 亿年开始,属燕山、印支两期,燕山期包括白垩纪、侏罗纪和三叠纪的一部分,印支期全在三叠纪内。 3、古生代分为早晚,二叠纪、石炭纪、泥盆纪属晚古生代,属海西期;志留纪、奥陶纪、寒武纪在早生代,属加里东期;震旦纪、青白口、蓟县、长城纪在元古代,震旦属加里东期,其余属晋宁期。 代 纪 世 距今约年代(百万) 显 生 宙 新 生 代 第 四 纪 全新世 1 2.5524 65 135205 251 295 360 410 435495 540 更新世 ?晚、中、早更新世 第 三 纪 新第三纪 上新世 中新世 老第三纪 渐新世 始新世 古新世 中 生 代 白 垩 纪 晚、早白垩世 侏 罗 纪 晚、中、早侏罗世 三 叠 纪 晚、中、早三叠世 古 生 代 二 叠 纪 晚、早二叠世 石 炭 纪 晚、早石炭世 泥 盆 纪 晚、中、早泥盆世 志 留 纪 晚、中、早志留世 奥 陶 纪 晚、中、早奥陶世 寒 武 纪 晚、中、早寒武世 元 古 宙 新元古代 震旦纪 NeoproterozoicⅢ Cryogenian Tonian 中元古代 Stanian Ectasian Calymmian 古元古代 Staitherian Orosirian Rhyacian Siderian 太古宙 Archean 冥古宙 二、长江的形成 距今二亿年以前的三迭纪, 那时我国大陆中部的地形是东高西低 ,现在属于长江流域的巫峡和西陵峡以西的地区,是汪洋不见边际的古地中海的一部分,还是一个与印度洋及太平洋相通的广阔的海湾。 大约在距今一亿年前中生代的侏罗纪,由于一次强烈的造山运动 ,形成了横断山脉 ,秦岭升高,古地中海退出今四川、青海、西藏及贵州、广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