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即事(其二)欣赏.doc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春日即事(其二)欣赏

春日即事 吕本中 病起多情白日迟,强来庭下探花期。雪消池馆初春后,人倚阑干欲暮时。 乱蝶狂蜂俱有意,兔葵燕麦自无知。池边垂柳腰支活,折尽长条为寄谁? 【注释】 ①探花期,看看花开得怎样。②自无知,没有像花那样的秀气。⑶即事,眼前的事情与情景。 【简析】此诗抒写病起后所见的春日美好景象和寂寞相思的心绪。 开首展现了诗人病起看花的情景,点明了时令。首句“病起多情白日迟”,直写作者病起后眷恋美好春光的情态。“白日迟”正是《诗经·豳风·七月》“春日迟迟”的那种初春阳光和舒的意象。这里“多情”二字 ,更显得依恋不舍。次句“强来庭下探花期”,“强来”是从上句病起而来,写诗人勉强来到庭院,看看是否盛开。 颔联写庭院初春景象,而把诗人的情态融合在内。“雪消池馆初春后,人倚阑干欲暮时。”和暖的春风轻轻地吹拂大地,园中池馆的积雪渐渐地消融了。诗人倚栏凝望,领略着早春的风光,一直到太阳将落的时刻。勾勒出一副情景交融的无声画面。 颈联承上进一步写景。“乱蝶狂蜂俱有意”这是从李商隐“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化出。蝶和蜂,都是春天蓬勃生气的象征。“兔葵燕麦自无知”一句暗用刘禹锡因看花题诗嘲讽朝廷权贵而遭贬的典故。刘禹锡在《再游玄都观》诗序中说:“重游玄都观,荡然无复一树,惟兔葵、燕麦动摇于春风耳。”刘禹锡则以“兔葵燕麦动摇于春风”反衬“桃花净尽”,讽刺了政敌们“树倒猢狲散”。 吕本中点化成功首先是创造出新的意境,表现作者病后眷念美好春光的情态,与李商隐几乎相反,而与刘禹锡则形同霄壤。这里的“无知”与“有意”上下相对举,情味深长。蝶与蜂虽是有生命的小动物,但写成有“情意”,然而“兔葵燕麦”却“无知”。这是以无情衬托有情,言外含有不尽之意。 尾联“池边垂柳腰支活,折尽长条为寄谁?”是全篇的点睛之笔。诗人春日病起看花,倚栏凝望的种种情意,都是为了怀人,但前六句都未点破。末两句写眼前池边细长的柳枝,随风飘荡,犹如舞女那样婀娜多姿,仿佛依依有情,引起诗人无限思念的心绪。折柳赠人,乃唐宋流行的风俗。李商隐《离亭赋得折杨柳》诗中有“为报行人休尽折,半留相送半迎归。”可是对诗人来说,无论是折柳送别,还是迎人归来,都感到一种迷惘。因为音讯久疏,不知所念之人身在何方,即使把柳条都折尽了,又寄给谁呢?写得情意宛转,真切动人。 诗人妙笔在于写景之中含情,抒情之中有景,从而构成一幅情景交融的生动画面。

文档评论(0)

ghwes7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