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美学原理李芳萍
《美 学 原 理》 主讲人:李芳萍 美 是 一 种 生 活 方 式 美 是 一 种 生 活 态 度 美可以使生活更美好~~~ 第一讲 绪论 请思考: 一、什么是美学? 二、美学的对象是什么?在美学讨论中涉及哪些主要内容? 三、应当怎样学习美学? 一、什么是美学? ★ 美 的 回 顾 (一)原始社会美 的特征 1、总特征:实用的(记事或功能性)、象征意味、巫术礼仪 2、表现形式:粗犷、线条式 Eg:黑陶:光、薄、 黑、纽 实用性、功能性 和美观结合 (中国) Eg:西方原始社会的指挥棒 以动物骨头为材料,刻画以花纹和象征意味的纹样。在进行巫术之时,由族长身份的人佩戴进行相应的行为。 其纹样的美来自于巫术、象征。 (二)明代家具的美 简洁大方、使用硬木(花梨木、紫檀等)、榫卯结构(无钉子) (三)巴洛克风格艺术的美 家具:曲线、藤蔓、奢华 巴洛克(不规则的珍珠) 作为形容词,当时有“俗丽凌乱”之意,欧洲人最初用这个词指“缺乏古典主义均衡特性的作品” 。是个贬义词。 巴洛克音乐、节奏特别强烈、活跃,短促而律动;旋律精致、跳跃且持续不断,普遍强调作品的情感起伏,曲目的调性也从文艺复兴时期单一而保守的教会调发展为采用大小调形式。 意大利:维瓦尔弟 小提琴协奏曲 四季——《春》 全曲采用快-慢-快的节奏安排。 《春》:第一乐章(快板)以回旋曲形式写成,其主要主题(即春天的主题)表现出华丽而洒脱。 广板芳草鲜美的草原上,枝叶沙沙作响,喃喃低语;牧羊人安详地打盹,脚旁睡着夏日懒狗。 快板当春临大地,仙女和牧羊人随着风笛愉悦的旋律在他们的草原上婆娑起舞。 回 顾 原始社会美学规律:简单、意味性、象征性、实用性。 明朝时期美学规律:简洁、严谨。 巴洛克时期美学规律:华丽、不拘谨。 思考:美学研究什么? 美学是什么? 1、美 2、人对美的感受(美感) 3、人创造美的规律 小 结 名词解释: 美学的本质:就是研究美以及人对美的感受和创造的一般规律的人文学科。 美、美感、美的创造构成了美学研究的三大领域。 二、美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美的产生 1、美的产生:因人有精神性的需求 肌肤光滑、细腻而洁白。“肤如凝脂” “笑靥如花” ,瓜子脸 “双眸剪秋水,十指剥春葱 ” 鬓发如漆,其光可鉴 “鼻若琼瑶” “口若含朱丹” “皓齿内鲜” 结 论 当人们用理性干涉感性的现象,试图研究所有能够引起人美感的具体现象中所具有的共同点,也即研究这些现象的美到底因哪些共同的特征、因素、条件等,使人们感觉它们是美的,这时便产生了美学。 (二)美学的产生 1、美学理论的起源 (1)我国古代的朴素美学理论 音乐:《左传》和同 绘画:谢赫(南齐)“气韵生动” 结论:我国古代对于美学有较为系统的理论,包括:分部门研究、涉及根源、追溯本质特征等。 (2)西方美学理论 柏拉图《对话录》 亚里士多德《诗学》、《修词学》 结论:西方古代美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建立在文艺的实践基础上。 2、“美学” 术语的产生和应用 18世纪 德国 鲍姆嘉通 提出应该使用Aesthetik /istetik/(美学) 这个词语。(与逻辑学对立) 黑格尔继续沿用了这一术语 3、美学的研究对象(西方) 关于美学的研究对象问题,自鲍姆嘉通建立美学以来,就有四种意见: A完善说 B思想意识说 C关系说 D审美心理说 A 鲍姆嘉通 亚历山大·哥特利市·鲍姆嘉通(Alexander Gottliel Baumgarten ,1714 — 1762),德国启蒙运动时期的哲学家、美学家。历来在美学史上形成共识的看法是他第一个采用“Aesthetica”的术语,提出并建立了美学这一特殊的哲学学科,被誉为“美学之父”。 将美学定位为“感性认识的科学” 美学的对象:是研究艺术中的美的问题,研究感性认识的完善。 “美学的对象就是感性认识的完善,这就是美;于此相反的就是感性认识的不完善,这就是丑。” “美,教导怎样以美的方式去思维,是作为研究低级认识方式的科学,即作为低级认识论的美学的任务。” 鲍姆嘉通认为: 感性认识的完善就是“1、整体和部分协调一致;2、意象的明晰生动” 感性认识越全,就是越美,反之,丑。 2008年北京奥运会logo 1、简单 2、缺口 3、象征 1、不完整 2、不明确 B 黑格尔:美学的对象是研究美的艺术(艺术哲学) 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伟大的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