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西迁史人物简介.docVIP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浙大西迁史人物简介

浙大西迁及历史人物简介 浙大西迁:1937年9月,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带领师生离开杭州,浙大一年级迁往浙江的西天目山上课,12月全部迁往浙江建德,这是浙江大学的第一次搬迁,第二次迁在江西、吉安、泰和,第三次迁在广西宜山,第四次迁到贵州。横穿HYPERLINK /view/4150.htm浙江、江西、HYPERLINK /view/7340.htm广东、HYPERLINK /view/8581.htm湖南、HYPERLINK /view/4652.htm广西、HYPERLINK /view/9862.htm贵州6省,行程2600多公里,历时两年半,最终将校址迁到贵州省HYPERLINK /view/23633.htm遵义、HYPERLINK /view/45076.htm湄潭,并在当地办学7年。1940年6月,浙大农学院师生陆续迁到湄潭。湄潭为遵义浙大的分部,文学院、工学院、师范学院文科在遵义,理学院、农学院、师范学院理科在HYPERLINK /view/45076.htm湄潭,一年级分校在湄潭永兴场。由于浙大西迁的路线与红军长征时期前半段路线基本吻合,而落脚点又都是对中国革命具有转折意义的遵义,因此人们称它为“文军的长征”。1943年,钱琢如、苏步青发起成立“湄江吟社”。浙江大学在遵义湄潭办学七年,被称为浙大历史上最光辉的七年,是浙大办学历史上最重要的发展时期。在湄工作和学习过的两院院士达45位,HYPERLINK /view/21021.htm竺可桢、HYPERLINK /view/4857.htm苏步青、王淦昌、谈家桢、贝时璋、卢鹤绂、陈建功等世界著名科学家的主要论文在湄潭成稿。1944年10月,英国著名学者、世界著名科学家HYPERLINK /view/115045.htm李约瑟博士来湄讲学,回到英国后,在《自然周刊》上发表文章中写道:在重庆与贵阳之间叫遵义的小城里,可以找到浙江大学,是中国最好的四大学之一。他甚至把浙大与他的母校剑桥大学相提并论,称浙大为“东方剑桥”。 西迁颂》和《西征行》是由浙江大学学生原创的关于浙大西迁的诗文。 西迁颂 杭城西子,人间天堂,浙滨名校,国之成均。上虞可桢,临危掌校,涤旧气,求革新,欲承江南文风,育忠毅英才,立心天地,树我国邦。天违人愿,万事多艰,鲲鹏展翅,恰逢惊雷掣天;蛟龙入水,巧遇大旱骤至。丁丑之秋,华夏遭难,学府落泪,国运益颓,文道临渊,来日无多,去处何觅?天目禅源,西迁之始,国难当头,空门不空。登临浮玉,方知山川之广;求学净土,才晓学海无涯。黄卷青灯,难掩学子悲色;古木奇峰,不敌倭寇炮坚。寇舰登陆,浙东佳郡,无地容身,举目寻路,遥指建德。千人临江,极目眺望富春江水;齐登乌蓬,洒泪挥别故土家乡。扶老携幼,举校搬迁,五日方抵严州越池;心弦弗定,立足未稳,怎奈再度流离沛颠。 庐陵吉安,六一居士文风浩然;白鹭洲头,天祥文山正气贯天。师生偕行,甘苦同当,暂居青原,奔赴赣中。江西泰和,荆广之咽喉,淮浙之唇齿,声名文物,地灵人杰。名校徙入,造福乡里,百姓称道,恩泽无量。澄江学校,广纳寒门学子;浙大码头,喜迎渡河船舟。十五里洪堤,降伏急江恶浪;六百亩荒地,化作沃土良田。戊寅仲夏,虏犯浔城,藕舫辛劳,远觅新址,倦极备息,岂料妻儿病逝,草葬松山,肝肠寸断,长子从戎,不辞而别,天各一方。国难家祸人离,试问天下校长,几人曾尝此辛酸?悲哉!痛哉! 宜山文庙,结茅驾竹,重振学术研究之心;东郊标营,开荒平地,复起讲诵不绝之音。求是校训,治学之道,造求真务实之气,显博学审问之象。一浮睿智,炼文言校歌,尚能高材,谱宏丽乐章。晨曦微露,百废待兴,不料时运不济,苦难踵至。穷乡僻壤,烟蛮雨瘴,疟疾横行,缺医少药,回天乏力。 日机啸空,警报长鸣,炸弹雨泻,校舍毁夷。热血男儿,七十又七,奔赴前线,服务战地,为校争光。 敌扰桂南,天灾人祸,立锥之地难寻。遵义春暖,湄潭水清,一川风月,七载光阴。云敛长空,蜂蝶竞舞,绝无空袭警报之忧;水澄远浦,鱼虾欢游,断无敌船炮鸣之患,实乃治学胜地,黔北江南。桃源江公祠,浙大图书馆牌匾可辩;北郊地母洞,文渊阁库宝印痕犹存。山高路险,不弃文脉,十万藏书,墨馥醉人,学子勤读,苦中尝甘。风景虽美,民风虽纯,时事仍艰,物资仍匮。蜻蜓点水,尽道盐米之贵;逢六进一,毕显肉蔬之缺。衣薄食菲,以书当粮,身陷幽谷,青云壮志不坠。校舍简陋,可睹费巩灯长明,烛照一片冰心;农场坡陡,可嗅湄红茶飘香,润泽一方丹田。逆境出人才,绝境现英雄。昔阳明先生贬串龙场,修身习性,方悟心学,创办书院,学徒蚁聚,开自由讲学之风;今浙江大学流落黔省,探求真理,科学报国,三地办学,天下来同,筑西南人文高峰。数学泰斗种菜,植出陈苏学派,列居寰宇三甲;物理大师牧羊,育出诺奖得主,蛮声四海学界。工程师节,普及现代科学,破除迷信愚昧;戒烟义演,传

文档评论(0)

ms3003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