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乃治国之本.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诚信乃治国之本

诚信乃治国之本 齐桓公不背曹沫之盟;晋文公不贪伐原之利;魏文侯不弃虞人之期;秦孝公不废徙木之赏 语出《资治通鉴》,是作者司马光的议论。司马光在《通鉴》周显王十年(前359)叙述卫鞅(即商鞅)变法之后,有一段关于守信用的议论,在议论过程中提到了四个历史故事,即“齐桓公不背曹沫之盟,晋文公不贪伐原之利,魏文侯不弃虞人之期,秦孝公不废徙木之赏。” 1、齐桓公不背曹沫之盟 ? 事见《史记·刺客列传》,鲁国让曹沫为将军,与齐国作战,打了三次败仗,鲁庄公害怕而献遂邑的土地与齐讲和,但仍以曹沫为将军。后来齐桓公与鲁国在柯地会盟,齐桓公与鲁庄公已经在坛上盟誓,曹沫突然手持匕首劫持了齐桓公,齐桓公左右的人都一下愣住了。齐桓公问:“你想干什么?”曹沫说:“齐国强大,鲁国弱小,但你们大国侵夺鲁国也太过分了。现在鲁国的城池已经就是就是齐国的国境了,你应该好好想想怎么办了。”在这样的无奈的时候,齐桓公便答应归还侵夺鲁国的土地。曹沫听后便扔下匕首,走下盟约的高台,走到面北群臣的位置,脸色不变,言谈如故。齐桓公脱离了危险,勃然而怒,但想毁约。管仲说:“不能这样,贪图小利而逞一时之快,在诸侯面前不讲信义,就会失去天下的援助,不如把土地给他们。”最后齐桓公便将侵夺鲁国的土地还给了鲁国。曹沫三次战败而失去的土地都又回到了鲁国。 ? 2、晋文公不贪伐原之利 ? 事在《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公子重尔在外流亡很多年,当时很多诸侯国不接纳他,但到了楚国后,楚国热情地招待了他,在招待他时,楚国国君问他说:“如果你以后做了晋国国君,将如何报答我?”重尔说:“我看你什么贵重的东西都有,我不会有更稀罕的东西送给你,不过借你吉言,以后我果然做了晋国国君,如果我们在战场上相遇,我便以退避三舍(一舍三十里)作为回报吧!”后来,重尔果然作了国君,成了晋文公。他也果然与楚国在中原战场上相遇,晋文公便实践了自己的诺言,退避近百里以报楚国招待之恩。 ? 3、魏文侯不弃虞人之期 ? 事见《资治通鉴》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魏文侯在与群臣饮酒十分高兴的时候,天下起了雨,魏文侯想起了他与虞人(山林管理者)相约当日要打猎,于是,他便亲自去告诉人家因天雨不能打猎了。此事已在《通鉴》故事(2)中已做了介绍。 ? 4、秦孝公不废徙木之赏 ? 事见《资治通鉴》周显王十年(前359),即在司马光这段对信用的议论之前。秦孝公任用公孙鞅变法,法令已经制定,但还未公布。公孙鞅怕老百姓不信,便在国都咸阳集市立起一根三丈高的木杆,下令说谁能把他杠到北门去,便给他十金。老百姓觉得奇怪,也没有人敢去搬运。公孙鞅又下命令说:“能杠过去的人给五十金。”于是有一个人便将此木挪到了北门,公孙鞅立即便给了他五十金。此后,公孙鞅才颁布了变法的法令。

文档评论(0)

ghwes7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