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课程改革下散文教学.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析课程改革下散文教学

浅析课程改革下散文教学   摘 要:散文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的主导文类,教科书中的课文的语体文大部分是文学性散文。散文的文体特征就是要切实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维度。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散文教学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以下就是课程改革下的散文教学现状及原因分析 关键词:散文教学 “价值观”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4-0061-01 1 散文教学现状 1.1 文本解读浅尝辄止 散文教学注重语文的工具性,对将文本内容进行了肢解。为了改变这种单一的教学形式,凸显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的特点,语文界掀起了一场变革散文教学方法的浪潮。然而当我们走进的语文课堂时,却发现热闹的教学背后隐藏着这样的现象:老师运用多种教学资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们也积极配合着老师的教学活动。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在教授新课之前都设计了新颖的导入语(一句流行广告词、一段激情演讲)我们不禁要问这样的导入语是否是有价值的? 1.2 探究阅读下的情感不足 新课标指出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发展想象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在课标要求下,教师在教学中增加了质疑环节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质疑是由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究文本的内涵,来提升自己的价值观,这也正是学习散文的最终归宿。然而在很多情况下质疑这一环节却成了摆设,例如有的教师在讲授新课时会问学生“读了题目之后你们得出了什么?”然后该教师就提出质疑“还能从题目中知道什么呢?”于是学生们开始从不同的角度提出疑问,有些疑问是通过读课文就得到了的答案;有些是学生经过思考之后提出的但并不在教师预想的范围内。散文教学重要的是让读者深入文本中,体会作者的独特情感,并结合读者自身经验走出文本,提升自己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教学应该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逐步提出质疑后由师生共同解决来完成的。当学生陷入学习困境时教师适时以巧妙的语言给予点拨,使问题最终得到解决 1.3 教师引导作用的缺失 语文新课标提出要“注重个性化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又校?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1]要想对散文进行个性化阅读,关键在于尊重每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对文本独特的见解与感受 2 散文教学出现问题的原因 2.1 忽视散文语体特征 李山林将散文的语体规定为“散文语体是散文文体规范下的一种话语系统,是与散文体裁相匹配的一套文学语言体式,其特征为:自我的表述视角、个人化的话语品格、情境化的话语结构、化实为虚的表述策略。”[2] 从李山林的话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信息:首先,文中的描写对象是作者运用个性化的语言在特定情境下所观察到的独特的人、事、物;其次,作者通过他所描绘的对象抒发了自己的真情实感。这两点恰恰体现了散文的特点。因此散文的教学内容也应该从散文的语体特征出发,将落脚点放在“这一位”作者在特定情境下通过个性化的语言所生发出来的独特情感 2.2 尊重学生的“话语权”,偏离文本的核心 语文教师在新课改的课堂上的花样百出,学生滔滔不绝地说出自己的想法,似乎这就是张扬了学生的个性,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新颖、个性化的解读的目的,有些教师鼓励学生求新、异,对学生的解读无原则的听取,不顾这种解读方法是否偏离了文本的主旨,是否坚持了正确的价值取向。于是“让学生自己去说”成了对体验性教学的落实,但这个“理”的维度在教师心中却成为了一把没有标准的标尺 王荣生教授指出“体验”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学生自己在阅读作品时有什么体验;二是在小组讨论时听别人又怎样的体验,别人的体验对我的体验有什么触发;三是教师的体验以及各种参考书上的体验,这种体验对我们现在的体验有什么作用。[3] 2.3 教师价值观引导牵强 语文新课标提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阅读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即“感受――理解――鉴赏”。“鉴赏”就是指“欣赏和评价”,这正是新课标提出的鉴赏性教学的意图。于是语文教师就将散文教学定位在“鉴赏”这个目标上,创设教学情境、欣赏经典散文作品、陶冶性情、将学生的价值观提升到一个较高的层面,达到新课标所倡导的第三个维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但在实际的教学中,鉴赏性教学和我们所预期的结果大不一样 3 结语 从这些问题中发现,有些教师忽视了一个事实:在备课之前没有考虑学情,没有想过学生是否愿意接受这样的教学内容,这种所谓的“价值观”的引导对学生是否有意义?作为一名教师,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要充分了解学生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