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本章学习目标】???????? 了解计算机的发展过程、特点、分类及应用领域;???????? 理解计算机的系统结构、软、硬件的基本概念及相互关系;???????? 掌握数制及转换方法;理解编码、指令等概念;???????? 了解微机的基本结构及组成部分的基本功能、性能指标;???????? 熟练掌握微机的基本使用(开、关机、键盘(指法)、鼠标)?【重点、难点】???????? 计算机的体系结构;数制及转换方法;???????? 微机的基本结构;微机的基本使用??本章主要介绍计算机软、硬件的一些基础知识及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和层次结构等。通过本章的学习可以使读者对计算机系统有个初步的了解,为更进一步地学习计算机知识打下基础。1.1??? 计算机概述在科学实验、生产活动及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电子计算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科学计算到工业控制,从数据处理到图像处理,从社会到家庭,计算机无处不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规模、应用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计算机是一种不需要人的直接干预,能够对各种数字化信息进行算术和逻辑运算的快速运算工具。从这一意义出发,计算机不仅有别于算盘、手摇计算机、电动计算机及袖珍计算器等计算工具,而且有别于用连续物理量表示数据的模拟式计算机。1.1.1 计算机的产生和发展人类在同大自然斗争中,创造并发展了计算工具,我国在春秋时代就有“筹算法”,唐末创造了算盘,南宋已有算盘和歌诀的记载。随着生产的发展,计算日趋复杂,开始出现了比较先进的计算工具。如:机械计算机、计算尺、手摇计算机等,以后又出现了电动计算机。以上计算工具还不能适应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主要矛盾是:1. 运算量愈来愈大,人工难以完成。如人造卫星、导弹轨迹的计算往往需要几十万甚至几百万数据,运算公式复杂,人力难以完成。2. 不能满足精度的要求。计算尺只能估计 3 位有效数字,常用的算盘只有 13 档,两个 5 位数的乘法就无法进行计算。3. 速度慢。4. 除计算以外,还要求解决工业的自动控制、图形图象处理、网络通信等问题。总之,科学的发展,迫切要求有计算速度快、精确度高、能按程序的规定自动进行计算和自动控制的新型计算工具。在这种情况下,电子计算机也就应运而生了。可以说电子计算机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人们公认的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是 1946 年 2 月问世,由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研制成功的,它的名字是“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即“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的英文缩写,发明者是两位年青的工程师埃克特和莫克利。eniac 是一个庞然大物,全机重 30 吨,使用电子管 18 000 个,继电器 1 500 个,电阻 70 000 个,耗电 150kw,每秒运算 5 000 次,占地 167 m2。用现在的观点看,eniac 功能比较简单,运算速度也很慢,但它的出现却标志着计算技术的一次革命。从“eniac”问世至今,在短短的 50 年中,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四个时代:第一代计算机 (1946~1957 年):电子管时代。其待征是采用电子管作为主要元器件。这一代计算机体积大、功率大、结构简单、运算速度低、存储容量小、可靠性差且价格昂贵。它主要用于科学计算,其运行速度为每秒 1 000 次至 10 000 次。第二代计算机 (1958~1964 年):晶体管时代。其特征是由电子管改变为晶体管。这一改变不仅使得计算机的体积缩小,同时增加了机器的稳定性并提高了运算速度,而且功耗减小,价格降低。其运行速度为每秒 10 万 ~100 万次/s,主要用于科学计算。第三代计算机 (1965~1971 年):集成电路时代。其特征是用半导体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作为基本电子元件,它通过半导体集成技术将许多逻辑电路元件集中在只有几平方毫米的硅片上,使计算机的体积显著减小,而计算速度和存储容量有较大提高,其运行速度为 100 万~1 000 万次/s。这一时期在软件方面也取得了重大进展,出现了操作系统,使得操作更为简便,可靠性也大大加强,应用范围更为广泛,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进入到许多科学技术领域。第四代计算机 (1972 年至今):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其特征是以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为计算机的主要功能部件。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出现,使计算机进一步向高速小型化方向发展,使计算机的体积越来越小,价格越来越低,而可靠性越来越高,操作越来越简单。此外,软件也越来越丰富,给用户使用计算机带来了更大的方便。正在研制的第五代计算机是一种不同于前面四代的计算机,它采取全新的工作原理和体系结构,更接近于人们的思考方式,即“推理”方式。第五代的电子计算机不仅采用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