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结构构建应贯穿教学全过程.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知识结构构建应贯穿教学全过程

知识结构构建应贯穿教学全过程   【摘要】梳理知识结构是数学复习课的重要任务,教师要在整体结构视野下系统构建知识结构,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始、课中、课尾等环节都要开展知识结构的构建,将知识结构的构建贯穿复习课的始终 【关键词】知识结构;构建;复习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I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17-0054-03 【作者简介】1.陈建伟,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教育局教研室(江苏常州,213000)教研员,高级教师;2.万荣庆,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教育局教研室(江苏常州,213000)主任,高级教师 前段时间笔者听了一节六年级的《图形的运动》专题复习课,执教教师将该课分为三个环节展开。环节1:小组内学生交流预先梳理的《图形的运动》知识结构,然后由各小组长向全班汇报交流,接着由教师点评分析。在这过程中笔者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由于缺乏整体结构梳理的能力,在小组内无法交流,导致组内交流成为“优秀生”的表演;在各小组进行全班交流时,也只是组长进行个人汇报而已;在反馈交流过程中,学生的汇报与教师的分析都脱离具体的问题情境,泛泛而谈“什么是平移”“什么是旋转”,就概念而概念。经过这样环节的互动过程,教学时间已经过半。环节2:进行图形平移、旋转的画图操作训练。由于第一环节用时过多,因此教师在这一环节所呈现的都是一些思维层次较浅的操作练习,绝大部分学生凭新授经验即能较快解决,没有突出知识的结构关联,没有将学生引向知识结构的深层。环节3:课堂小结。教师以问题“这堂课你学到了什么”进行小结,虽然大部分学生都能叙述,但学生表述大都处于点状和表层,这种课堂小结对知识结构的构建作用不大。笔者与该教师交流时发现,当前小学六年级专题复习课大多采用该程式,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形成。其实六年级的专题复习课,要让学生能真正形成结构化知识,不是仅靠花费大量时间去集中整理知识结构就能奏效的。诚然这种能力在平时单元章节结束时,我们要尽量提供机会帮助学生提升,但如果到了六年级复习时,学生还没具备这种能力,或这种能力还不强时,那怎么办?笔者建议,六年级的专题复习课应改变这种集中梳理结构的方式,将知识结构的构建融于教学的全过程,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进一步形成 一、知识结构的构建应立足于整体结构的视野 数学知识结构就像一个立体的网络,每种知识都有全方位与之联结的知识内容。在设计某一知识的复习内容时,首先要考虑这些内容的整体结构,并提炼出所要复习的内容纲要。这种知识的内容纲要,既要关注到某知识在本内容领域中的联结,又要考虑到在不同内容领域间的联结。在本节课中,其知识结构的关联大致可梳理如下: 虽然这种结构的梳理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困难,但是教师要尽可能帮助学生用这样的视角去审视数学问题。在这样的视野中,我们可整理出本内容的整体框架纲要 内容1:图形运动方式,一个图形可以有怎样的运动变化 内容2:图形平移的知识结构,重点研究图形平移的特征、操作、不同领域间关联应用 内容3:图形旋转的知识结构,重点研究图形旋转的特征、操作、不同领域间关联应用 内容4:图形缩放的知识结构,重点研究图形缩放的特征、操作、不同领域间关联应用 内容5:图形的各种运动方式间的结构联系 考虑到小学一节课的容量,本节课仅研究学习内容1、2、3,因此本节课的基本教学环节设计如下: 环节1:初步认识图形运动的类别和基本特征 环节2:图形平移的结构,包括平移图形的特征、平移图形的操作、平面图形在不同领域关联应用 环节3:图形旋转的结构,包括图形绕点旋转(旋转图形特征、操作、不同领域关联应用)、图形绕直线旋转(旋转图形特征、操作、不同领域关联应用) 环节4:自我整理 二、知识结构的构建应展开于教学导入环节 很多教师在上专题复习课时,会像本课执教者那样,把知识结构的构建集中在教学导入环节,恨不得在导入环节就要让学生形成牢固的知识结构,因而在这个环节上花费大量时间,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教师评价归纳等多种方式展开。其实,我们在这样的导入环节上只是让学生初步回忆起知识点的起源,以及从更宽的视角去初步体会这些知识点。在本节课中,导入环节可设计如下两个问题: 问题1:如果将ΔABC运动,你会将它怎样运动? 问题2:我们知道对于一个图形来说自身有很多属性,那么将这个图形运动后,这些属性会有哪些变化? 问题1是通过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回忆图形运动的类型,问题2就是观察图形运动前后的关系结构。通过这两个问题,让学生初步形成对图形运动的整体认识 四、知识结构的构建应收敛于课堂小结 当前的课堂小结形态,大多采用本文开头所描述的“这堂课你学到了什么”的方式。事实上,从课堂的现实状况看,这种小结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