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助推枸杞产业提档升级.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科技助推枸杞产业提档升级

科技助推枸杞产业提档升级   要实现宁夏枸杞产业转型升级,必须走“创新发展、集聚合力”之路。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积极开展枸杞功能性产品研发,是宁夏枸杞产业实现“创新发展”的必然选择 宁夏是枸杞原产地,枸杞亦是宁夏的一张闪亮名片 4月8日,中国科学院有机化学研究所枸杞糖肽科研成果转化基地揭牌投产仪式及枸杞深加工高峰论坛在宁夏中宁举行,与会人员共商枸杞产业深加工 宁夏回族自治区林业厅副厅长陈建华发言表示,这是延伸枸杞产业发展链条、增加枸杞产品附加值、提高枸杞产业高新技术成果应用与转化的重要举措 “枸杞产业是宁夏最具地方特色优势的战略性主导产业,再造宁夏枸杞产业发展新优势,打造枸杞产业升级版,对调优宁夏经济结构、优化产业布局、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重大的战略推动作用。”陈建华说 声名在外 资料记载,宁夏是枸杞原产地,栽培枸杞已有500多年的历史,而中宁枸杞则是宁夏枸杞中之上品。中宁枸杞之所以名甲天下,其一得益于当地适于枸杞生长的土壤和昼夜温差大的气候;其二是利用黄河水与含有各种矿物质的清水河苦水混灌。其特定条件决定了中宁枸杞的与众不同,中宁枸杞色艳、粒大、皮薄、肉厚、籽少、甘甜,品质超群,是唯一被载入新中国药典的枸杞品种。早在公元1501年(明弘治十四年),中宁枸杞就被列为贡品上贡朝廷 经过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积累,中宁拥有全国最丰富的枸杞种质资源,可供良种选育的资源储量十分丰富。宁杞一号、三号、五号、七号就是从中宁枸杞中经过人工选育而创造出的全国最优良的枸杞品种 遗憾的是,宁夏枸杞种植面积90余万亩,加工转化率仅为15%左右,枸杞深加工尚处在“从枸杞到枸杞”形态转变的较低层次 因为加工转化率低,价格波动也较大 需提档升级 在陈建华看来,要实现宁夏枸杞产业转型升级,必须走“创新发展、集聚合力”之路。而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积极开展枸杞功能性产品研发,是宁夏枸杞产业实现现代化“创新发展”的必然选择 具体操作包括聚焦“宁字号”供给侧改革,保持全国枸杞行业领导品牌;攻固“老字号”传统优势,始终保持全国枸杞产业的领军地位;创新“原字号”产品优势,打造“一带一路”特色产业国际品牌 据介绍,宁夏属西部欠发达地区,人均收入水平低,受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所限,目前,还存在产业发展创新不足、社会化服务滞后、质量安全体系不健全、品牌优势发挥不充分、产业现代化水平不高等问题,只有进一步加强对外开放与合作,坚持问题导向,破解与弥补制约宁夏枸杞产业发展的瓶颈与短板,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引进龙头企业的先进技术和理念,注入新的发展活力,进一步夯实产业基础,延伸产业链条,增加附加值,才能率先实现枸杞产业现代化 此外,宁夏具有枸杞原产地、枸杞品牌、枸杞市场、枸杞人才和枸杞文化等多方面传统优势。去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明确指出近期枸杞产业工作重点是质量安全,远期要以宁夏枸杞保健功能研究为重点,检测分析枸杞理化指标,以此推动枸杞育种和枸杞产品深加工,这为宁夏枸杞产业转型升级、率先实现现代化指明了方向 “因此,要进一步巩固、扩大宁夏枸杞道地中药材传统优势,不断适应市场需求,开发功能性产品,是宁夏枸杞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保持全国领军地位的必由之路。”陈建华表示,今后将重点开展以枸杞功效为核心的重大前沿性枸杞药用物质基础、作用机理、质量标准研究。建立世界级枸杞种质资源圃,积极开展宁夏枸杞基因组测序,绘制宁夏枸杞遗传基因图谱。建立完善以宁夏枸杞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宁夏枸杞道地中药材标准体系、宁夏枸杞质量认证体系、宁夏枸杞质量追踪体系为重点的宁夏枸杞质量标准体系,从根本上保证枸杞质量,保护宁夏枸杞原字号品牌,助推宁夏枸杞品牌国际化 科技转化助推产业化发展 中国枸杞看宁夏,宁夏枸杞看中宁。由此可见中宁枸杞的地位,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宁枸杞是宁夏乃至中国枸杞价格的晴雨表 中宁县副县长范永伟在接受《民生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枸杞作为宁夏回族自治区五大产业之一,中宁是核心示范区。“种植面积20万亩,产量3万至4万吨,围绕枸杞加工、销售人员3万多。” 在他看来,农业要根据市场需求,淘汰不适应市场的产品,增加群众需求的产品。首先是做优做强基地,其次是如何延长产业链。对于中宁枸杞产业来说,需深入研究枸杞的各项功能,加强供给侧改革 在上述枸杞深加工高峰论坛上,与会专家认为,长期以来,枸杞一直是中宁县的农业支柱产业。但随着枸杞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仅靠枸杞子原材料输出已经严重制约了全县枸杞产业发展 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田庚元于1985年在国内首次分离出了枸杞粗多糖( LBP)。从1985到2015年,田庚元等历经30年的不懈努力,终于从中药枸杞子中分离、提取得到一系列糖复合物――也就是枸杞糖肽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