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红光-女篾匠辉煌艺术人生.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蔡红光-女篾匠辉煌艺术人生

蔡红光:女篾匠辉煌艺术人生   东阳竹编在殷商时代问世,宋代闻名四方,明清时技艺更是发展迅速,距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它与东阳木雕一起堪称盛开在“百工之乡”的一对民间工艺姐妹花,被确立为浙江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45岁的蔡红光从事竹编工作已有30年,现任东阳市东风竹编工艺厂副主任,被当地人亲切地称呼为“御姐”。她性格上有些粗线条,但在创作竹编艺术品的时候,那种专注的神情会令人想起一句诗:“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恰似一朵水莲不胜凉风的娇羞。”12年前,她用比头发丝还细的竹丝编织创作的作品《海螺》轰动一时,也因此拥有“用竹丝刺绣”的美术达人美誉 八年艰苦求师路 说到蔡红光,不得不提到她的授业恩师何福礼。年过六十的何福利老师,是中国当代竹工艺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1983年由其主持编织技法处理的绝世珍品《九龙壁》,独创多种编法,被载入《东阳市志》,成为竹编工艺的里程碑。他的作品《咏鹅图》、《哪吒闹海》、《竹丝白鹤鼎》、《八仙竹丝花篮》、《大象》等精品分别获国家级大奖。为香港特制的《工艺长龙》,全长2500米,创世界最长舞龙吉尼斯纪录。他的代表作品还有《关爱》、《千禧龙》、《海螺》、《子母大花篮》等20余件,分别获国家级及省级大奖。从业近50年来,他多次赴澳大利亚、法国、德国、意大利、瑞士、香港等地做技艺表演和技术交流,被当地媒体誉为“竹子变大象的魔术师” 何福礼收徒一向很挑剔,他要求徒弟不仅要刻苦、有悟性,更要对竹编事业有狂热的爱好。蔡红光自从1989年进东风竹编工艺厂作为一名普通的学徒工,熟悉她的人都知道,她把自己的青春都贡献给了竹编事业,在她的学徒期间,她几乎没有什么闲暇时光,精细竹编往往一天下来还编不出巴掌大面积,她把别人休闲逛街美容打牌的时间都花在了对竹编事业的追求上。蔡红光说,她自己唯一的爱好就是竹编,竹子就是她的闺蜜。即使从工厂回到家里,陪伴她的依然是那些没有完成的竹编活计。经历了整整8年的考验,东阳竹编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何福礼被蔡红光的执着精神所感动,破例收她为徒,1997年蔡红光正式拜何福礼为师 进京献艺展丰采 蔡红光把自己的工作视为“用竹丝刺绣”,用女性特有的柔性,赋予了东阳竹编更为精致细腻的感觉。有一年创作竹编《海螺》时,她首次运用了高密度褶皱,凹陷处连手指头都伸不进去,她硬是靠着手感,借助一枚钎子,完成了这件作品的编织,获得了百花奖金奖 作?槎?阳竹编界最年轻的女性传承人,她不断地挑战传统竹编的精细度,最细的竹丝直径仅0.025毫米。2009年,何福礼创作精细半立体竹编《九狮图》,她承担了绣球的编织工作,用3种颜色的超细竹丝编织出六角穿丝菊花图案。巴掌大的绣球她编织了整整3个月,结果把一双眼睛熬坏了,从此再也没有褪去过血丝。更早前,东阳市工艺精品馆征集展品,希望能恢复东阳竹编的传统精品“龙灯”,这一重任又落在她肩上,一盏龙灯十几种技法,她编织了半年,艺术效果超过了老前辈 2005年起,蔡红光跟着师父进北京故宫修缮,有幸遇到全国各地参与修缮的各艺术大师,在交流学习中开阔了眼界,回来就建议师父开发竹木结合古典家具并参与其中。她独立设计制作的“双龙花瓶”,受到了中华新闻工作者协会名誉主席、人民日报社原社长邵华泽的赏识,老人家高兴地给她题词“艺无涯”。她把邵老的题词作为座右铭,跟着师父创作了许多新品,屡屡获奖,而她也成为当下掌握东阳竹编传统技法最齐全的工艺师,受到了工艺美术界诸多专家如唐克美、曹静楼等人的称赞 时尚设计海外扬名 2011年,蔡红光作为唯一的女工艺师,赴美交流访问并现场献艺;澳门、北京、杭州……只要是有“非遗”展示的场合,她“劈篾为丝、精编细织”的身影,总能成为靓丽的风景。2012年,她被列为东阳竹编金华市级非遗传承人,评为金华市工艺美术大师。这些年,她曾多次跟随省委书记等领导到印度、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出访,展示东阳竹编工艺的魅力 特别是在2014年台湾之旅更是触动了蔡红光的无限创意。从上世纪90年代起,蔡红光编织的基本上是艺术品,观赏性超过实用性。动辄数万甚至数百万元的价格,把东阳竹编隔离在大众生活之外,只能作为收藏品。在乡间长大,经历了竹编日用品辉煌时代的蔡红光认准了“竹编生活化”的目标,于2014年开设个人工作室后,寻求传统竹编融入现代生活的途径。当年,在浙江省非遗保护中心组织下,身为东阳竹编金华市级传承人的蔡红光赴台湾参加了非遗展,在向台湾同胞展示东阳竹编技艺的同时,她也为台湾发达的文化创意产业所震撼。在台湾南投县竹艺博物馆参观时,蔡红光的目光被几款竹编包吸引住了。刚好,她带了几款传统东阳竹编包参展。细细比较之下,她觉得自己的竹编包虽然更精细,但是花纹图案与外观造型不及台湾竹编包丰富。她认为,在加强实用性的同时,竹编包也可以不拘形式。最终,蔡红光设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