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认真打造小学数学优美课堂
认真打造小学数学优美课堂 摘要:数学课堂的追问能够暴露学生的思维进程、拨动学生的思维琴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追问是重要的教学手段,更是精妙的教学艺术,它对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高效的追问更能显示出课堂鲜活的生命力量
关键词:数学教学 有效性 追问 生命课堂 随机性 启发性 人文性
课堂是学生与教师、学生与书本、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追问,作为一种提问技巧,在课堂上广为运用,它是在前次提问基础上的延伸和拓展,是为了使学生弄懂弄通某一内容或某一问题,在一问之后又再次补充和深化、穷追不舍,直到学生能正确解答甚至出新出彩为止。它追求的是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这无疑对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我认为在课堂中运用追问要注重以下几点:
一、见缝插针,注重追问的随机性,造就智慧的课堂
追问作为“关注学习过程”的一种具体的手段,有着其它提问技巧不可企及的优越性。特别是当教师听了学生的回答,发现其认识还是肤浅、粗糙、片面、零碎甚至是错误的时候,就应紧追不舍再次发问,促使并引导学生就原来的问题进行深入而周密的思考,直到理解变得更加准确、全面、细致、深刻为止。这就要求教师在运用追问时要准确地把握时机,找准切入点,在最佳突破口点拨学生,“一石激起千层浪”、“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气息
二、有的放矢,注重追问的有效性,造就高效的课堂
追问要讲究质量,讲究实效。不能简单认为追问就是多提问题,如果满堂都是问题,却不管问题的质量如何,则大量毫无思维价值的问题充斥课堂,表面热热闹闹,实际效果就会少得可怜。课堂是互动的、多元的,教师要把数学课堂变成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启迪智慧的场所,教师有效的追问就能使课堂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三、融会贯通,注重追问的启发性,造就理性的课堂
很多时候,学生的回答是肤浅的、表面化的,这就需要教师通过不断地追问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深刻。学生在作出一系列有序的回答后对解决问题的思路就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思维也从狭窄走向广阔,从肤浅走向深刻,从迟钝走向敏捷。教师的教学艺术在于点拨、启发,在开窍、转化上下功夫。我在教学实践中,还注意把追问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思考后回答问题,并进行追问,形成生生互动的氛围。学生提出的问题由同学组成的小组合作解决,或者整个班共同讨论解决,课堂上到处闪烁着学生智慧的火花。由于是从独立思考拓宽到集体思考,许多有意义、有价值的争辩就在这当中产生,当学生的思考被激发后,往往有许多独到的见解
比如教学“平均数问题”,题目为:“两个小组去工地搬砖,第一组有8人,平均每人搬砖15块,第二组有8人,平均每人搬砖17块,这两组平均每人搬砖多少块?”学生通过探索找到了解题方法:(15×8+17×8)÷(8+8)=16(块)。这时有位学生提出疑问:我是直接用“(15+17用两个平均数相加除以2,当三个份数相同时,才可以用三个平均数相加除以3……通过这样步步启发式的追问,学生将不会滥用第二种方法,并对“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的含义有更深刻的认识,追问造就了理性的课堂
四、以人为本,注重追问的人文性,造就人性的课堂
有教育家明确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学生在课堂上不但应该学知识,更应该学做人,在老师的引导下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譬如一位教师教学一年级“直观认识圆柱、球、长方体和正方体”一课,课前要求学生从家里带来各种形状的物体。上课后不断有球形的物体从桌上滚落下来.课堂上不时发出各种响声,学生不得不四处去找滚落的物体,课堂秩序显得混乱。面对这种现象,教师并没有训斥学生,而是敏锐地捕捉到其中隐含着的有利教学的因素,果断地改变原来的教学设计,因势利导地展开学习活动。首先让学生观察容易掉下去的物品。问学生:它们大多是什么形状?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容易掉到地上?学生很快发现容易往下掉的物品的形状大多是球形的,或者是圆柱体的。在此基础上,教师追问:为什么球形的物品容易掉到地上呢?为什么掉到地上的物品球形的比圆柱体的多?学生拿起球形的物体和圆柱体的物体摸一摸、看一看、滚一滚,并且相互之间议一议、辩一辩,成功地发现了球没有平面,有向不同方向滚动的特点,所以容易从光滑的桌子上滚落下去。而圆柱体有两个平面,不能向四面八方随意地滚动,只有侧面翻下来才会滚动,因此比球形的物体掉下去的少一些,追问造就了人性的课堂
同时,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中恰当应用,的确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们应该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根据所教学生的实际认识水平,科学、合理的选择使用,才能够发挥其恰到好处的效果。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任务及班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计算机犯罪中电子物证检验.doc
- 计算机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应用及安全管理.doc
- 计算机硬件及网络技术在物联网通信中应用及探究.doc
- 计算机硬件技术维修工作中存在问题及对策.doc
- 计算机技术应用及电子商务发展探析.doc
- 计算机硬件故障探析及维护处理.doc
- 计算机硬件组装及维护关键技术.doc
- 计算机科学及技术现代化应用.doc
- 计算机科学及技术专业学生科技创新基地建设探究及实践.doc
- 计算机系统漏洞及安全防范技术探究.doc
- 岸基供电系统 第4部分:工频电源.pdf
- 人教版八下英语Unit 5 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rainstorm came_测试卷.docx
- 热带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技术规程 木薯.pdf
- 草原防火阻隔带建设技术规程.pdf
- 渔用气胀救生筏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pdf
- 浙江省杭州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卷(含答案).docx
- 重庆市渝北区六校联盟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教学大练兵语文试卷.docx
- 食品安全-花椒籽油 (2).pdf
- 2025年海博思创分析报告:储能集成“小巨人”,国内外业务进展可期.pdf
- 地理标志产品 宽城板栗.pdf
最近下载
- 毕业设计(论文)-徐州某小区1#住宅楼工程工程量清单与招标控制价的编制.docx
- 南山森林抚育补贴试点项目作业设计.pdf VIP
- 2022年北京市自来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校园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pdf VIP
- 全国《职业教育》专业知识(重点)考试题库(300题).docx
- 青春期男女生交往.pptx
- 北京市自来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校园招聘85人公开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详解版及参.docx VIP
- 物理专业英语词汇.pdf
- 简易装修合同电子版3篇 .pdf VIP
- 瓦楞纸箱印刷过程中的质量控制.pdf
- GB∕T 35379-2017 木门分类和通用技术要求(高清版).pdf
文档评论(0)